然还有些惴惴不安,但最后还是接受了。
朱载坖道:“那本王就接旨了,公公若是在陛下闭关期间见到陛下的天颜,可一定要将本王的真心之言带到,在文华殿里监国摄政,本王终是有些心虚不安啊。”
黄锦继续道:“王爷放宽心即可,若是帝君在闭关期间召见了奴婢,奴婢一定将您的话带到。”
听到这里,朱载坖才略有心安的松了口气。
说实话到文华殿监国也不是不行,但也看情况的。
比如现在嘉靖皇帝病入膏肓,已经没法自理了,朱载坖自然是可以当仁不让的到文华殿内摄政监国等着最后的权力过渡。
可是现在的嘉靖皇帝明显不是一个要死之人,他仅仅只是去闭关一段时间,但他却把朱载坖安排到了文华殿里面,当真是让朱载坖也忍不住有些心中忐忑的。
毕竟在嘉靖十五年的时候,嘉靖皇帝就曾针对文华殿的政治属性做出一次解释和调整。
那时候嘉靖皇帝调整文华殿的政治属性,用的理由就是“太子年幼,不宜摄政”,故又将文华殿改为永乐时期就已经确定的政治功能,即——皇帝偏殿。
之后,又过了一段时间,文华殿又被嘉靖皇帝改为皇帝举行“经筵”的场所,随之殿顶的绿色琉璃顶也被改为了皇帝专属的黄色琉璃顶。
现在让朱载坖在一座规格如此之高的宫殿之内行使监国摄政的权力,这岂能不让人心慌揣测?
而与此同时,朱载坖也被安排到文华殿内监国摄政的消息,也在京师传开了。
京中的百官,不管是内阁大臣,还是衙门小吏,他们也都在议论此事。
在这些议论的口径里面,也只有一个核心思想,那就是皇帝陛下要成仙?他要禅位了?
可是自古以来也只听说某某成仙,并没过某某真的成仙,而且禅位的皇帝,也没几个有好下场的。
所以这个议论也很快的被人否定了,但是否定了这个议论之后,所有人也迷茫了,也不知道该如何解释这个不同寻常的政治信号了。
但是有一点他们又是可以确定的,那就是裕王的地位已经算是彻底稳固了,哪怕没有太子之名,现在已经有太子之实了。
因此也有人忍不住这样猜测,认为可能这也是一种皇帝为了表达裕王储君之位的态度吧。
毕竟皇帝陛下信奉“二龙不相见”的谶纬之言,也是天下人所共知的事情。
既然皇帝不愿意举行皇太子册封大典,还想确定未来的江山继承人,那么让裕王爷以监国摄政之名,到文华殿这座象征了皇太子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