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芳道:“帝君此言差矣,奴婢以为若无帝君的帮衬和助力,裕王爷也是很难做到这些的。所以,奴婢认为现在的国泰民安,就是帝君的功劳最大!”
嘉靖皇帝听着李芳的话,也不由转头看了李芳一眼,继续呵呵道:“你可真会说话。”
但在说完这句话后,嘉靖皇帝又叹息了一声,“也不知道黄锦现在怎么样了?他都去朕的吉壤那里三个月了,连个信都不给朕写,他是不是把咱们忘了?”
李芳连忙道:“帝君,老祖宗肯定是不会忘了我们的。他在帝君的吉壤,肯定也是日日夜夜都想着帝君盼着帝君好的。若是帝君想他了,奴婢这就去接老祖宗回来继续伺候在帝君身边。”
嘉靖皇帝听到这句话,心里也有些意动。
不过很快,他就制止住了这个想法。
现在也正是关键的时刻,嘉靖皇帝打算在搬家前后,准备为朱载坖进步扫清未来的权力之路。所以,在这个时刻,黄锦还是不要在场的好,就让陈洪来充当这把快刀就行了。
嘉靖皇帝道:“不用管他,他既然不给咱们写信,咱们也不要惦记他了。过两天朕搬好家了,羡慕死他!”
李芳陪着笑了一声,然后又看外面一眼,感受了一下南海子上面传来的寒气。
李芳又道:“帝君,夜太寒了,我们回去吧?”
嘉靖皇帝转了这一大圈后,也已经有些乏了。
他感觉自己现在的精神和体力,确实不如从前那样的充沛了。
所以,在这个时候嘉靖皇帝也没有继续的嘴犟,他嗯了一声道:“好,我们回去。”
李芳赶紧的就把灯笼又打了起来,接着又小心翼翼的伸出一条手臂给嘉靖皇帝当扶手,然后两人就悄悄的从门楼上下去了。
两日后。
嘉靖皇帝要搬家万寿宫的吉日。
这一日,不管是作为监国王爷的朱载坖,还是内阁六部,以及在京的朝廷百官们都不约而同的将注意力关注在了此事上。
朱载坖在这一天里,虽然也是和往常是一样的,但是心情其实很是有些紧张的。
毕竟按照《大明王朝1566》里的桥段,在这个时候海瑞就会上奏那封流传千古的《治安疏》,直言嘉靖皇帝当国以来的诸多弊端,更是说出了那句“嘉靖嘉靖,家家干净”的诛心之言。
虽然现在历史的大势也已经发生了足够大的偏转,嘉靖皇帝也没有再像历史上那样醉心于修仙权术,而不问苍生疾苦。
但是朱载坖还是有些担心在这个节点上,会有不开眼的人趁着嘉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