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运转起来,回忆着这段时间,是不是有关于南京的重要事情被他们忽略掉了。
就这样在点名了徐阶之后,朱载坖就静静的等着,也没着急再催徐阶。
徐阶一边努力的回忆着思考着,一边又慢声细语斟字酌句的回着朱载坖的话。
徐阶道:“王爷圣明,臣是自幼生于松江,对于江南地区也算有一定的了解。江南自古繁华,千年以来更是文脉昌盛,南京作为大明两京之一,自两晋以来,亦有不少王朝兴替在在此。也造就了南京独特的政治地位。”
“而且,太祖皇帝肇造大明首都南京,使得南京成为当时的天下之中。永乐十八年后,成祖皇帝迁都京师,南京作为留都,虽不复太祖之时的重要之位。”
“但在这一百五六十年来,南京依然还是朝廷管理南方六省的重要之地。就比如前番胡宗宪在东南剿灭倭寇之时,南京就是作为朝廷在东南地区的总指挥中心,南京兵部尚书在帮助胡宗宪剿灭倭寇的过程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所以,王爷问臣南京和南京六部有什么看法,臣认为不管是当年定都于南京的太祖高皇帝,还是后来迁都京师的成祖文皇帝,他们对南京的处置都是非常切合时宜的。”
朱载坖看着徐阶,他只是微微一笑,并未表示自己赞同或不赞同徐阶的意思。
因为徐阶的这番话说的实在是太圆滑了,几乎可以说就是避重就轻。
朱载坖要问是他对南京和南京六部的看法,结果他却把朱元璋和朱老四当初的决策提了出来,而且还强调了一番东南抗倭之时,南京兵部在这场抗倭剿贼之中的作用。
说实话,这个回答朱载坖是很难满意的。
南京兵部是在胡宗宪抗倭的时候出过力,但绝对没有徐阶说的那么大。
当时的南京兵部只是朝廷在南方设置了一处名义上的指挥中心,真正负责东南剿倭战事的,还是亲临在一线的胡宗宪,以及戚继光,俞大猷等武将。
南京兵部做的最多的事情就是汇总东南的战报,然后交给朝廷,接着再作为居中者,传递朝廷对东南剿倭的态度以及要求。所以,要说南京兵部在胡宗宪抗倭剿倭期间起了多大作用,那简直就是对胡宗宪,戚继光,俞大猷等人的侮辱。
徐阶说完之后,朱载坖没有第一时间表明态度,只是微微一笑。
这个表情自然也落在了李春芳,袁炜,严讷的眼中。
虽然三人此刻也猜不透朱载坖真正要的答案是什么,但他们可以肯定的就是徐阶的回答,并没有让朱载坖满意。
而且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