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对方的包围网中。兵力再多,还能多过主场作战的北朝?一样会被数倍敌军包围。”
“还不如带一支小而精悍的骑兵,侵略如火,势若奔雷,一直牵着敌人的鼻子走呢。”最后他斩钉截铁道:
“所以这次北伐,就算没有一万兵马的限制,我依然会走宁缺毋滥的精兵路线!”
“明白!”众将如醍醐灌顶,都明白了主帅的苦心。
“所以接下来两个月时间,你们的任务就是招兵!”陈庆之对众将下令道:“就两个要求,一是自愿。得自愿参加北伐才行,不要强拉硬拽。”
“二是要选精兵强将,能一个顶俩都不够,得一个顶五个,最好能以一当十!”陈庆之最后强调道:“能招多少算多少,宁缺毋滥,凑不齐一万人不要紧,有多少带多少。”
“遵命!”众将领轰然应声。
~~
于是大通二年的夏天,任元、胡龙牙等人全都化身成了征兵官,到处挖人招兵。
但其实,北伐军还是以勾陈司的人马为班底。除了已经追随陈庆之的两千精骑外,那些从勾陈司出去的官兵,也纷纷响应号召,报名参加了北伐军。
当然,陈庆之过去一年也没白忙活,他在彭城、在寿阳、在涡阳的辉煌战绩;还有他爱兵如子,赏罚分明的优良口碑,都招徕了不少将士,甚至很多将门的年轻人,也愿为他效命。
再加上每个军官都多多少少有些族人、同乡之类的班底,北伐军还是不缺人报名的。只是陈庆之‘宁缺毋滥’的要求,并非一句口号,而是真的严格审核,无情淘汰。
结果招兵期结束,只招到了七千将士,距离皇帝给的一万限额还差一截呢。陈庆之却断然宣布,招兵结束,就带这七千将士北伐!
哦不,送魏王殿下北归……
~~
七千兵马中,冲陈庆之的自然占大头。第二就是冲任元来的……足足五百多人,让胡龙牙等一干同僚大跌眼镜。
他们本来以为任元年纪轻轻,在京里又举目无亲,应该招不到几个人的,没想到比他们加起来招的都多。
其实这还是任元刻意压了人数,加上北伐军的选拔确实严格,不然他还能再多招上个一两千。
这些人,都是冲着他道门盟主的身份来的,主要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当初鲍道长带去宁州的那近千名道士。有了太平的修炼环境,又有任元源源不断给他们提供丹药,大小牛鼻子们成长飞快,也到了拉出来历练一下的时候。
另一部分则是陶弘景秘密培养的弟子,还有他暗中接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