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汉军大营的魏哲则来到辎重处巡视起来。
他对百工之业可没有什么歧视,直接便与随军工匠商讨起来。
这些工匠有不少都跟了他三四年了,也知道魏哲的秉性。
于是当听见魏哲重金悬赏破解之法后,一名年轻的木匠终于怯生生的举手道:“将军,小人…小人有点想法,但也不知效果如何。”
魏哲见状当即温声宽慰道:“无事,尔等尽管畅所欲言,即便没有成效,吾也绝不加罪!”
得到这个保证之后,那年轻木匠方才大着胆子道:“将军,莫不如将盾车前端做的尖尖的如何?”
说到这里此人害怕魏哲不明白,还比划着解释道:“就像轻舟倒扣过来的样子,不过我等可以将船底做得更为坚硬,这样一来即便有滚石撞上也会滑到左右,减低其对盾车产生的伤害!”
此言一出,魏哲顿时眼前一亮,当即大喜道:“来人,赏十金!”
当看见这名年轻的木匠真的拿到十金之后,辎重营顿时一片哗然。
诸多工匠顿时抛开顾虑,一个个争先恐后、绞尽脑汁的献计献策起来。
于是魏哲不过费了百金的代价,就成功将盾车升级到第二代!
次日,当看见辎重营重新赶制的盾车后戏志才都忍不住面露惊叹之色。
虽然相比于其他文人儒士,戏志才已经算是开明的了。
但从小在颍川郡长大的他多少还是有点轻视这些百工贱业。
“未曾想到此辈竟然也有如此巧思?”
魏哲闻言当即笑着调侃道:“志才莫不是忘了墨子与公输班之事乎?”
据《墨子》一书记载,春秋时期楚王曾经想要攻打宋国,而墨子闻言之后当即命弟子前往宋国帮忙守卫,并且亲自前往楚国试图说服楚王打消这个念头。
也正在这个背景下,墨子才会与公输班来了一场真正的纸上谈兵。
墨子解带为城,以牒为械,公输盘九设攻城之机变,子墨子九拒之;公输盘之攻械尽,子墨子之守城有余。
抛开墨子的政治理念不谈,这其实就是两个神匠之间的较量。
最后楚王之所以罢兵休战,也不是因为信服了墨子的理念,而是因为墨子的守城之术更胜一筹。
对于这件春秋故事戏志才自然是知道了,故此当即自嘲一笑。
魏哲见状也没有继续调侃他,片刻之后便再度率军攻城。
还真别说,这次盾车的防御效果就要好多了。
一番你来我往之后,竟然有数百名高句丽仆从军顺利抵达城下,近百辆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