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里,工匠们忙的热火朝天。
一台打谷机所有成本在三两六钱银子左右、风车差不多二两,每做出一台,利润五倍往上。
各做出来一百台,纯利润就能达到一千三百两以上,做的越多赚的越多,争分夺秒干就完事儿。
好些人家好奇打听许娘子何许人也?
许知春不得不暂停同曾小燕他们一块儿进城摆摊,没办法,总会有人来小摊打卡围观。
她不习惯做网红。
况且影响生意不说,还容易影响道路拥堵,实在不是好事儿。
因为合作对象是秦家,并没有谁敢打歪主意,许知春日子过的还是挺悠闲的。
这事儿名利双收,几乎等同于捡钱,秦绣荷也想为夫家扬名赚钱分一杯羹。大哥去了省城,她便对大嫂软磨硬缠,想要秦夫人叫人临摹一份图纸给她,她好送回夫家去,长水县那边的生意就交由夫家去做好了。
几百上千银子也不是那么好赚的,她夫家的几家铺子如今一个月的纯利润都不到百两。
秦夫人理都不理她,弯子都不绕,直说这是秦家的商业机密,不可外传。
秦绣荷快气死了,什么秦家商业机密?秦家没有个成样子的继承人,一切都是空谈。总有一天这份家私全都是她家天耀、天瑞的。
秦绣荷从秦夫人这里讨不了好不甘心,跑去找许知春。
她想从许知春这里拿到图纸。
她想要图纸,但是不想出钱,只说是大哥让自己来拿的。
许知春自然不肯给,十分诚恳的抱歉,那图纸只有一份,秦老爷和秦夫人拿走之后已经没有了。那图纸她也忘记的差不多了,再也画不出来了。
毕竟,先前那一份,她可是了小半年的时间修修补补、涂涂改改才勉强搞定的。
秦绣荷无可奈何只好作罢。
许知春不经意的将这事儿透露给了秦夫人知道,秦夫人冷笑,这个小姑子是越来越没分寸感了。
她特意打发管事嬷嬷上门与许知春沟通,若下次再有这种事情发生,许知春不必给她留面子,让她去找他们就是。
一台台打谷机、风车陆续交货,声名鹊起,试用过的无人不说好。
当地习惯本来是中秋之后才开始秋收的,那些最早拿到了打谷机和风车的大户人家按奈不住,有些田地里的稻谷看起来已经可以收获了,于是迫不及待吩咐下人们将那打谷机扛到稻田里,当场收获,看看这打谷机用起来有多爽、多牛逼!
事实证明比起身强力壮的汉子们手里举着一把把水稻使劲儿往木桶壁上摔打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