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看看都能多特殊
确实是要拼命招人。
机器只要备好成卷的原材料,可以不停歇的一直吐成品。
一天好几万,就要二三十人来包装。
这年头开发包装流水线的难度,远不如直接招一堆人来手动完成。
希望有工作的人太多了。
当然这时候不会提失业人口这个词儿。
譬如药剂厂,可能是生产的药品失去了市场应用,又可能是安瓿瓶针药剂的工艺有替代,总之在整个统购统销的全国结构里一旦被抛弃,就立刻没了活路。
厂子停产近一年,也不是所有厂都有西山厂那种拼命转向的狠劲,也不是所有厂都有红光厂实际上钛锭会越来越值钱的命运。
只要厂领导稍微摆烂,走岔一步,全厂都得砸饭碗。
七十年代只要能当上工人,就是绝对的铁饭碗,无数人拼了命从农村回城里,都只为了能进工厂。
就跟后来拼命考公一样以为就上岸了,只是后来这个过程愈发相对公平透明,那年代卖身卖房甩掉家庭的剧目简直不要太多。
结果时代一变,才发现完全被晾在岸上等死。
所以董雪莹和沈翠月并肩过了马路,才走到厂门口,就看见里面喧哗嘈杂,十来个从厂里、麻辣烫店里调过来的年轻人,正在拼命抵挡没饭碗工人的谩骂冲击!
据说只有几百人的小厂,可能街坊邻居,亲戚家属都来了,人暴多。
而且门口墙上居然已经在贴大字报,还有人拉横幅,主题都是不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能让资本家吞并……
字还写得不错,用词也挺考究。
沈翠月立刻银牙都咬紧了,还觉得很有些丢脸,使劲撸袖子:“这些不要脸的懒虫,关我们家什么事!老子要把麻辣烫的人手全调过来打不死你们!”
董雪莹还是听出来两个重要的信息,但赶紧拉住:“不要不要,这时候不能这么搞,看不出来你跟餐馆里的人都很熟哦。”
江湖妹内心哎呀,说漏嘴了。
那就换个方向:“没事,我马上去市里找人联络这边的老把头,找几个打家来收拾他们,这些贱皮子怕的就是恶人!”
董雪莹使劲抱住腰:“不用,不用,真不用,卫东要是在,肯定不会用这些方法处理事情,我来,我来!”
说着松开蹦跶劲道的腰,整自己背着娃的袋子和头发,就朝着群情激愤的人群走进去。
江湖妹震惊。
尼玛,这不跟被泥头车撞过去差不多吗,你这么个少妇背着娃,还不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