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已经订出去140多个拷贝,等到上线,可能跟《小偷家族》的拷贝数量差不多。”
紧接着,在回去的路上,于东兴奋地介绍着‘水军大法’的威力。
水军这东西,其实不稀奇。
没有互联网之前,每当有专辑、书籍、电影上映,谁不钱找乐评人、影评人、文化记者吹一吹?
都吹!
但,主动去论坛发那种推广软文的却不多。
自己发贴,自己顶!
营造出一股非常‘热’的景象。
亲自操盘这一切的于东,太踏马佩服沈良了。
《那些年》的营销效果这么好,八成要归功在沈良身上。
八成中的一半是那个方案。
另外一半是《那些年》这首歌。
于东仔细复盘过,如果没有《那些年》这首歌,热度至少要少一半。
是的。
至少一半!
一首优秀的推广曲,太吉尔重要了!
唱片公司每年推出那么多歌,不是每首都能爆的!
师弟呢?
虽然写的不多,但写一首,爆一首!
《私奔》、《疯了》、《我用什么把你留住》、《那些年》,有一首算一首。
全爆了!
《开端》能有现在这么火,师弟写的那首歌,保底有个两三成的加持。
瞧瞧这周燕京音乐台的流行歌曲排行榜。
前十名,有两首是师弟写的!
一聊起歌,于东不由好奇道。
“师弟,最近有没有唱片公司联系你?”
“有几家,有让我出道的,也有找我邀歌的,不过,我都拒了。”
“也是。”
于东附和道:“还是电影重要,《时间游戏》的开机时间定了吗?”
“定了。”
好歹是投资人,沈良肯定要如实相告。
“初步定在8月底,或者9月初。”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