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传亮起红色灯笼,顿时大喜,急忙拢了拢包袱,疾步跑过去。
等到他气喘吁吁推开大门,才发现这是一间郊外简陋的客店。
客店好啊,给钱就能入住。
店老板是一位三十几岁的夫人,叫三娘子,相貌普通,满脸风霜,显然早年经历困苦。
据说她是寡妇,丈夫去世,没有孩子,就被赶出婆家,娘家也没人了,辗转来到此处名板桥的地方,开了一家客店,勉强糊口。
因着即将下雨,店里还算热闹,加他有三桌客人。
第一桌是两个手艺人,看随身携带的工具箱,应是做皮影表演的,一老一少是父子。
第二桌人数最多,四个行商结伴同行,各自带了一车货物。
他和其他人不熟,坐下来默默点一碗素面,要一间最便宜的房间,吃完就上去休息了。
意外的是,这家客店虽外表朴素,房内却收拾的干净整洁,食物味道也好,比城里普通客栈也不差了。
店里前前后后只三娘子一人忙活,能做到这种程度,实为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