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莺尽量用些简单易懂的词句:“在我们那边,会将铁大致分为生铁、钢和熟铁三类。生铁硬是硬,但真比较起来它的硬度还不如青铜,且同时它也脆,这代表着一旦发生重击,它有可能会碎裂。我猜你们今朝才不再大规模使用青铜器,是有铁匠发现了新的炒铁之技。即是通过添加辅助材料和反复锤炼,以此去除生铁中的杂质。”
生铁,钢,熟铁。这三者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以生铁最高,钢次之,最低含碳量的是熟铁,低于0.02%。
如今裴莺回想起来,青铜器也是在汉朝大规模退出舞台,给铁器让位的。从此兵戎相向里面的“兵戎”,指代以铁打造的兵器。
霍霆山听她说将铁器分为几类,又联想到生铁已被排除,“夫人,这柄铁脊蛇矛莫不是熟铁?”
“非也。熟铁的质地很软,强度和硬度都比较低。”裴莺摇头。
霍霆山眉梢微扬。
既不是生铁,也不是熟铁,所以他们的兵器都是钢?
裴莺见他面有不解之色,于是给他解释三者间不同的含碳量,“……所以是有个区间的,你们如今用的兵器虽已经脱离生铁范畴,但基于铁匠的铸铁方式,你们兵器的含碳量比蛇矛要更为接近生铁,因此比它要脆许多。而铁脊蛇矛已属于低碳钢行列。”
这下霍霆山听明白了,“这般说来,以十对童男童女铸剑,很可能并非虚言?”
裴莺不适地皱眉,“这如何说呢,人体的油脂能提高火炉温度,而且人体内的一些元素、诸如硫等,能降低铁的熔点。以人铸出来的剑确实有可能比寻常的要优良些,但说白了,之所以会优良不过是添加了旁的东西。如若另外寻其他的辅助之物,同样有这般的效果。”
霍霆山了然,“果然是个蒙骗愚民的噱头。夫人,这低碳钢能快速的批量生产否?”
这样的武器落入旁人手中,再以批量生产,到时候岂非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当初高桥马鞍和马镫先在幽州军这方问世,让他得了先机。没人比霍霆山更清楚手中拥有一款能增添战力的武器到底有多大益处。
毫不夸张说一句,并州和冀州之所以能这般快拿下,全然多得那两样宝贝。
裴莺知他心急,却是笑了下,“其实低碳钢有另一个名字,它也叫百炼钢,顾名思义,千锤万击、反复锤炼才有的。发明从来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当一种新技术出现,注定会经过一段或许不短的摸索时间。”
有句话“百炼钢终成绕指柔”,抛开这话的各类寓意,单看其本身,就是“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