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刚才临走时梁师成许给他的条件,选择性地说了:“大约要滞留一两个月吧,等将作监那边的事情了了才能走。而且朱勔帮我运作候缺,本来也需要一两个月走手续。
梁太尉许我,只要事情办得好,今年他就不插手了,但过完年定然让我升迁。如今是五月,不出意外的话,七月可以离京,一般新官上任,给你三个月时间在途,最晚十月必须到任,来年开春如果能再升一次,也算不错了。”
赵子称自己对这个节奏也挺满意的,他觉得来一趟汴京不容易,尤其是将来当上地方官之后,再想随意走动就麻烦了。
趁着授官前这一两个月,在汴京多做点事,布点局,多结交一些人脉也好。包括回乡赴任的路线,也可以先规划一下。
来的时候,自己一行人运了重货,只能走运河水路,回去则未必要再走水路。
而且梁师成还赏赐了他们一行几匹马,要把马骑回去,路线就更灵活了。
赵子称还安慰杨志道:“你这边,我刚才也跟梁太尉稍稍提过一句,这些小事,他都不用亲自打招呼。等高俅那里给你叙完功,该升迁的时候,自然会有派你去江南的调令。”
宋朝武官地位低下,杨志这种制使,级别挺低了,立了功要升迁调任,所需的人情也不值钱。
赵子称已经打听过,杨志要想调到地方上的禁军里,当个营指挥使,应该是没问题的,这次路上那两波杀贼的功绩,绝对够了。以后他也能正儿八经管五百人的禁军步兵了。
虽然绝大多数禁军军官都在吃空饷,但杨志只要投靠了赵子称,拿到了至少一营的编制,赵子称是肯定不会允许他吃空饷的。只要搞到足够的钱,绝对要把这五百人的禁军编制用足,先拉起自己的第一支嫡系部队,这样明年遇到方腊造反才有底气。
而且五百人远远不够,这只是第一步,后续还要以此为种子,慢慢拆分扩军,需要的军官也不仅仅是一个杨志就够了。
赵子称还有时间,只要他自己的官职逐步升迁,能笼络和安排的心腹自然也会变多。
他跟杨志大致交了个底,杨志自然是感激涕零,表示如果能被朝廷正式调任去江南,一定死心塌地效忠。
两人聊着聊着,已经骑马回到了将作监。
门吏看到赵子称一行,先作势拦了一下。
赵子称也不跟对方客气,直接理直气壮让他去找贾谠出来。
“尔是何人?贾主簿是你想见就见的么?”一个年轻门吏不懂事,还敢呵斥。
好在旁边还有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油条,一看就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