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仙路带盐人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九十、苍生何所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商秋长知道广净真人是不想让宝镜两边都为这个沉重的话题而怆然,便也打起精神,笑道:“师叔的宝贝是最多的,不论什么,必然是好物。”

广净手中,托出一个精巧的丹炉,形如葫芦,三足双耳,通体呈紫色,其质如玉如晶,精美非常。

“丹炉?”商秋长一愣,随后却开口推拒道,“师叔,如今我功行尚浅,炼不出许多丹药,将丹炉给我,实在是浪费了,宗门那边才更是需要它。”

丹炉对于一个门派而言,是基建级的设备,清源派困守元胎赤阳天,一应修行资粮都需要炼制,对丹炉是极其倚重的。有几座丹炉,便如有几座工厂,可以产出延续清源派命数的一应物资。

“无妨,师门中还有祖师传下的大有九功炉,太和混象鼎,足以应对。”广净将丹炉直接抛了过来。

那丹炉落在地上,倏忽变大,足有三尺高,商秋长将真元往上一转,就知晓这还不是丹炉的极限,最大可变作三丈高的大丹炉。

放大之后的丹炉,通体呈现如晶似玉,又显出金属光泽的奇妙质地,紫色更显深沉厚重,下面大腹炉上有五个阳雕的圆形图案,各显异兽之相,却是在元胎赤阳天象征五行的五大神兽飞锻,瑞榕,湍龙,熠猿,陆蜗。而在上面小腹炉上,则有三个圆图,同样各显异兽之形,却是三足金乌,太阴蟾蜍,星斓龙鼋。以真元一探便可察知,这些圆形阳雕,其实都是炉门,可以开合。

“此炉名为紫虚养心炉,用的是五行三光炉的形制,是我早年修行时,炼丹炼宝所用。”广净师叔摸着自己满头乱飞的红发,面露追忆之色,“此炉水火并重,丹宝皆宜,更为难得的是,以真元在此炉中行走,可以淬炼真元,锻炼神意,对于筑基境、神藏境的修行都大有裨益,所以才名为养心炉。”

“这般说来,倒确实于我有大用,那就多谢师叔了。”商秋长知晓此炉有助于锻炼法力,便也不再推拒,他的法力增长,早日破境,就可早日助清源派脱离苦海。

虽是不需再遵守有来有回的规则,但这次清源派准备的东西仍是不少,甚至还超过商秋长筑基之前。

商秋长收过来后,一一看过。其中有立在山门前的荡魔金钟,有立于传法殿前的洗心玉磬,此二物一个在早功前敲响,一个在晚课前敲响。又有太阳紫金钵,太阴承露盘,星宿采气杯等诸般法器,更有鱼龙曼衍阵盘一座。其中最贵重的宝物,却是十二根定宇乾坤柱和一座周还元辰晷,这两件已是顶尖法宝,作用却非常专一,乃是用来定住洞天福地的空间时间所用,无疑是让商秋长拿去,在无主的洞天福地中开辟山门用的。

“这,师父是把清源派的家底都搬过来了?”商秋长瞠目结舌,怎么一次赐下这许多法器?他心思一转,便发觉这些东西,都是建立宗派山门所用的法器,不禁面露关切道,“师父,你可不要打肿脸充胖子,把清源派的老底都搜刮了给我,列为师叔和同门岂不是连早课的钟声都听不见了?”

“孽徒,说什么胡话!”广渊真人气得发笑,“这些东西,都是早已备好,如今恰逢其会,才给了你罢了。”

商秋长心思如电,顿时明白过来:“师父,莫非师门早有举派迁移的念头,如今我在蓝星界天扎下脚跟,便要在蓝星开枝散叶了?”

“举派迁移这等好事,我等都早已不作妄想了,我等本来打算,若是事不可为,就合举派之力,打开诸天乱流,护送宗门最后一点根苗出去,这些东西,确实是另立山门所用。”广渊真人叹息一声。

诸天乱流……商秋长也是惊诧,诸天乱流便是时空乱流,乃是诸天万界之间无上无下,无大无小,无始无终的混沌,时间空间都已错乱,没有天大法力,在其中穿梭,很快就会迷失,只有极其侥幸才能遇到某处界天,逃出生路,而所遇的界天还未必适合修行,这等做法存活的几率,比中彩票还小,清源派确实已经做好了最坏准备了。

穿越诸天,最为稳妥的办法,自然是两处立起界门,彼此勾连,建立稳定通道,万界飞天镜便有界门之效。再其次,也要建造虚渡法舟,此法舟虽也可在诸天乱流中留存,却也不能如无头苍蝇一般随便飞渡,最好能够按照已知路线,以界天为跳板,传渡过去。直接进入诸天乱流是最坏选择,即便是虚渡法舟,在诸天乱流中也难以坚持多久。

但是,直接进入诸天乱流,有一件好处,那便是无论身上有任何锁定,身后有任何敌人追杀,都能摆脱。一旦进入诸天乱流,哪怕彼此只是相差一念时间,都可能相差无穷空间与无尽时间,再难追索。

“如此,将这些法器都交予我,倒是物得其所,师父放心,我在这里定会好生操持,壮大山门,不辱清源派声誉。”对于元胎赤阳天为何遭遇衰劫,导致诸多修仙大宗困于其中,无法逃脱,广渊真人始终不曾提过,他说过,等到合适的时候,才会告诉商秋长,所以商秋长也没有多问。

“不过师父,徒儿心中有些拿不准的事,还要向师父请教。”商秋长将前几日岑主任过来的事情,告诉广渊真人。岑主任是赤主身边之

人,自然不是为自己而来,说不定过一段时间,商秋长就会被赤主召见。

“凡俗王朝,也想搅风搅雨,着实是不知天高地厚。”广净师叔一头红发怒张,冷哼一声。

“师兄,话不是这么说,秋长所在界天,与我元胎赤阳天不同,虽有道法传承,却因灵气衰微,不成气候。蓝星界天的黎民百姓,能走出一条与修行截然不同的道路,可见大道三千,各有其妙。掌教师兄所看书籍,我也曾看过,纯以开启民智,启迪灵性而言,我元胎赤阳天也有不及,若以常例观之,未免有水土不和之虞。”广缈师叔作为清源派金丹长老中唯一的女性,性格最为温和持重,也是除了广渊真人外,唯一看过商秋长送去的教材与书籍者。

“蓝星界天虽然物产丰盛,若与元胎赤阳天鼎盛时相比,也不过尔尔。彼处物欲横流,人心慕财,以经济为命脉,以资本为根苗,人心虽言自由,实则为法礼名教诸般规矩束缚,极易操弄。其中诸国,有帝王称尊者,有大贾控国者,有神教蛊心者,唯有秋长所在的华国,以百姓为初心,以苍生为基业,其志宏远,其魄勇决,颇有上古圣贤,人人如龙之雄志。”商秋长没想到,广缈师叔对华国竟是赞誉有加,自己也觉得与有荣焉。

“人人如龙,可笑可笑。我元胎赤阳天,诸宗并立,道有无为之治,佛有慈悲之心,皆能导善向德,人心朴拙,尤难避免阴私贪婪之弊,暴虐吞占之政。凡人不入修行,不知大道,难免六欲缠心,七情惑智,此辈纵有再多才情,也终有昏聩的时候,只要还是人治之政,便最多只能减少弊政,不可尽除。多少王朝兴起之时,群贤汇聚,风云龙虎,改天换地,可惜后来朝代更迭,人心思变,利欲熏心,不复当初。师妹你说这蓝星的朝廷有人人如龙的雄志,即便初时如此,久而久之,后人可还能初心不改?一代如此,二代如此,代代复又能如此?须知盛衰兴亡自有天数,世间从无万世不易之王朝。即便其等真能矢志如初,若人人如龙之时,也必有人如佛家所言,变作那食龙的大鹏,那人人如龙,便和人人如虫,无有不同。”广净师叔嘲讽道。

商秋长不禁汗颜,广净真人虽然脾气火爆,洞见却明,一番话直指人治之弊。

“师兄此言差矣。”广澈师叔也开口道,“我清源派领袖群伦,教化天下,独称掌教,修行正途,也有赖于五德兴盛,自然有维护人道正统,黎民治世之责。彼处朝廷,若政通人和,为民争利,便与我门派相合,只需施以教化,佑以神通,自然俯首听命。若是不肯服从管教,便是扶起一人,取而代之,也是易事。”

商秋长冷汗连连,广澈师叔看着为人谦和,说话倒是霸道,这就要让华国“俯首听命”“取而代之”了?

“世间无一成不变之法,无万世不易之策。蓝星界天多国林立,百政相争,本就是大争之世。诸般道法入世,定会加剧其等贪婪之心,其中诡谲多变处,便是我等也未必能够尽解。秋长破境时有五德之炁相助,可见所行所为,皆和天心,功在社稷,其实已不需我们几个老不羞来置喙。”广渊真人明智地说,“蓝星界天富者挥金如土,穷者食不果腹,此非恒久之道,清源派有掌教之尊,教化之责,秋长你是我在蓝星首徒,也该有此担当,若是心中有何难以决断之处,大胆说来,不需遮掩。”

一听此言,商秋长就知道,广渊真人不愧是掌教至尊,更不愧是他的师父,早已看出他其实心有定计,只是一事不决而已:“弟子其实心中有些思量,只是有一事,不敢擅自做主,还要请师父决断。”

“弟子有意广开教门,普传道法,打破藩篱,荡平外道,成就修真盛世。”商秋长抬起头来,毅然说道。

听说商秋长想要广传道法,广净广澈都大惊失色,唯有广缈若有所思,广渊真人略一沉吟:“兹事体大,为师亦不敢擅专,不如请老祖商定吧。”

从刚才态度可知,广净广澈必然反对,就连广缈是否支持都在两可之间,广渊即便愿意支持商秋长,也要顾及其余三位意思,索性请出芈乃芝老祖,无论成与不成,都无话说。

便见一缕神念如丝,化为白胖孩童,正是清源派硕果仅存的元神上真芈乃芝老祖。

广渊飞出一道神念,芈乃芝将那道神念一捻,便已尽知,他清澈如孩童,又渊博如老者的双眸看向商秋长,轻笑一声:“秋长,你可知道,若广开教门,道法泛滥,未必人人如龙,说不定先要人人成魔。须知道法不比你那界天所谓枪支之流,伟力归于自身,动念之间便生战患,到时人人举手投足具是偌大法力,便如蓝星所畏惧的核武乱战一般,岂不可怕?”

“回禀老祖,秋长有此想法,也是事出有因。蓝星界天虽然历史不长,但源流独特,如今时代,民智已开,重科技,尚自由,便如所谓核武等杀伐之器,虽然威能广大,却也要操于人手,非一家一姓所有。而修士修至高深境界,伟力归于一身,王朝倾覆,不过一念之间,即便是如我等这般玄门修士,智慧通达,本心中正,也难免有远近亲疏,到时因势利导之下,自然是身边人获利最多,难免恢复王朝旧制,却是如蓝星所

言,开了历史的倒车,实在是逆天而行之举。”商秋长俯身说道。

芈乃芝老祖微微一笑:“须知黔首百姓,最是愚钝,只要以雷霆天威,镇压少数脱颖觉悟之人,一世挫其锐,二世服其性,三世毁其智,四世愚其心,五世而骨断筋折,唯俯首听命耳。”

商秋长听得毛骨悚然,以雷霆暴力手段镇压人民,第一代挫掉锐气,第二代压服人性,第三代毁掉民智,第四代愚弄心灵,第五代人,就断了脊梁,再也站不起来了,以修士的漫长寿数和庞然力量,确实可以做到这样的事!

他抬起头来,见芈乃芝审视着他,瞬间明白了这位老祖的意思。清源派是玄门正宗,掌天下教化,当然不会有这样狠毒的念头。相反,无论人间朝代如何更迭,清源派总是背后维护天地正序之人,扶持人间贤明帝王,庇佑万民苍生,做不出这等摧毁民智,铁腕统治的行径。

但即便商秋长没有这样的念头,其他修道者,其他宗派,甚至西方超凡势力,未必没有这样的想法。商秋长想要广传道法,让修行之路不被宗门所限,只要修行者数量够多,彼此制衡,就如核武制衡一般,便又有了平衡之局。各国之政,只能归还各国,修士高居其上,得享大利,总好过一家独大,百姓五世而筋骨断折。只是这么做,无疑和那等想要称霸蓝星的野心家为敌,便是没有称霸的心思,也被商秋长断了攫取万民之利的路子,必然不满此事。树敌如此之多,他真的有信心贯彻此道,执掌玄门,教化天下么?

商秋长只略一犹豫,便坚定道:“天予不取,反受其咎,秋长愿意担此重任,为天下先!”

他产生这般想法,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自身修炼的是五德之道,广开教门,普传道法,兼得道德功德圣德,是必不可少的选择,涉及自身大道,商秋长责无旁贷,不作二选。

“立壮志宏愿容易,行壮志宏愿艰难,若说上一两句诺言大话,便能做到,那你早该如佛门行宏愿之法的老秃一般,修成菩萨了。”芈乃芝哈哈大笑,“但有此志向,才不愧是我清源派的传人,你修炼五德之道,冥冥之中,注定要走上为苍生请命,为天下立规的道途,天不生秋长,苍生何所依?掌教真人,我以为,这说不定也是我清源派的机缘,不如就让秋长放手去做,你以为如何?”

“既然老祖也赞同,你便放胆去做吧,不过此事不可操之过急,需要徐徐图之,秋长心中当有谋划。”广渊真人请芈乃芝老祖来商议此事,芈乃芝却不能压过他掌教身份,越俎代庖,故而最终还是要由广渊来开允准之口,这也是清源派上下相谐的尊敬之道。

“弟子领命。”商秋长没有说什么夸口的话,只是深深俯首说道。

将贯彻之道与修行之道相结合,本就是玉清五炁归源真法的特点,视天心为己心,以己心代天心,自身所行,便是天意所归,众生所向,方能成就无上大道。商秋长从修习玉清五炁归源真法开始,无论是自身本心,还是求道所需,都让他必须走上这条道途。

“广渊,秋长破境筑基,你可曾赠予什么宝物啊?”芈老祖同意了商秋长的打算,其余三位金丹真人自然没有话说,芈老祖兴致却高,并未离去,反倒开口问道。

“弟子已经准备了许多开辟山门所需的法器,都已经给了他。本来,秋长如今最急需的,其实是一件容纳乾坤的宝物,不过这万界飞天镜本来就是贯通两界的宝物,虽然秋长为了宗门大计,将它祭炼为本命法宝,但两界通道还是不够坚牢,稍大一些的收纳之宝,有崩灭毁坏之危,而若是送过去一件如低辈弟子收纳锦囊一般的东西,倒是容易,却也没有什么大用了。”广渊苦笑道。

“你呀你,心思恁多,今天请我出来,也不全是为了给秋长撑腰吧?”芈乃芝虚指点着广渊道。

便如广渊镇秋长,秋长镇蔡麟一般,芈乃芝老祖也能镇住这位掌教真人,广渊真人笑了一声,看神情却是供认不讳了。

“也罢,让她留在我身边,也不过是消磨灵机,等死罢了,就让她去秋长那边,寻一场造化吧。”芈乃芝老祖屈指一弹,便有一物飞过万界飞天镜。

霎时间风起云涌,天地大变。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