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之最浪太子系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153章 音乐盒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p>王守仁发现自己闭门苦读的这段期间,太子又搞出了很多有意义的东西。

回轮车床,新式高炉,四轮马车,座钟.....

每一样自己都巧夺天工,每一样都有很大的用处。

但是王守仁的执念还是蒸汽机,问朱厚照我们什么时候能研究出来蒸汽机。

朱厚照笑着表示,欲速则不达,我们的进度已经非常快了,时机成熟的时候蒸汽机自然就会出现了。

关于蒸汽机的事情王守仁之前跟朱厚照有过一番长谈,知道不是急于一时的事情。

而且现在确实已经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就比如新式高炉的出现,已经解决了蒸汽机材料的问题。

六轮车床解决了零件精加工的问题。

在制造蒸汽机的路上,已经衍生了座钟和四轮马车。

王守仁尽职尽责地履行着自己格物推广大使的身份,卖力地为格物学摇旗呐喊。

倒是真的为西山吸引了一批愿意研究格物的人才。

科举过后,王守仁也终于有大把的时间研究格物了。

之前一直心心念念的座钟也在朱厚照的启发下研究透彻了。

而且王守仁研究座钟的时候,还顺便发明了音乐盒。

这让朱厚照大为震惊。

圣人就是圣人,随便搞搞就能有新突破。

王守仁研究座钟的时候,觉得报时的声音太单调了,想要研究新的报时声音。

研究出好几种不同的声音后,突发奇想为什么不能把这些声音组合起来形成一首音乐呢?

音乐盒本来是1796年由瑞士钟表匠安托·法布尔发明的,王守仁直接把时间提前了近三百年。

本来王守仁是想让钟在不同的时间点报不同的音乐,后来发现并不实用。

一是还不如现在的座钟几点就敲几下,容易让人理解,还得特别去记哪个音调是代表了几点。

二是就算让人记住了,时间长了一样也会听腻的。

三是在座钟上加装这个特殊的报时器会增加不少的成本。

王守仁跟朱厚照讲述自己这个失败的发明时,朱厚照表示那你再研究研究,搞一个专门播放曲子的音乐盒,那不也挺好的。

王守仁觉得这个主意真不错,当即顺着这个思路继续研究下去。

还真就研究成了。

一经推出在市场中大受好评。

这年头听音乐是件奢侈的事情,婚丧嫁娶上的音乐可能就是普通人一辈子唯一听过的曲子了。

去梨园听戏,基本上相当于现代人去听音乐会了。

虽然一个音乐盒只能播放一首简单的曲子,但是作为世界上第一款能够储存音乐的机械,已经够让人叹为观止了。

而且一个音乐盒只能播放一首曲子也有优点,有人会花大价钱收集很多的音乐盒。

尤其是女子会所的名媛贵妇们,都十分痴迷音乐盒的搜集。

朱厚照一不小心凭借音乐盒赚了不少钱。

朱厚照在《大明万年报》上特意刊登了一篇文章,介绍了发明音乐盒的历程。

并且表示会给发明者王守仁一笔“专利费”,一次性支付白银万两,并且只要音乐盒继续生产,每年都会给王守仁可观的分红。

而且《大明万年报》表示,任何人有实用的发明可以送到西山,西山同样会支付专利费和分红。

王守仁不想收这笔钱,表示自己研究出音乐盒只是机缘巧合,还是多亏了朱厚照的指点。

而且研究音乐盒的场地,材料都是朱厚照提供的,这笔钱不能收。

朱厚照表示这是对发明者必要的奖励,如果没有奖励,谁愿意搞发明创造呢?

你不收就是不想做一个好榜样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