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大明之最浪太子系统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第249章 朝廷这次换的将领不一般啊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p>远在京城的朱厚照在收到了魏国公送来的消息后,又等了快两个月这才收到了宁王的造反檄文。

朱厚照的第一反应就是,宁王的动作也太慢了,就这效率还造反呢。

我等的花儿都谢了。

看到牵强附会痛斥自己老爹的檄文,朱厚照心说这一世因为自己的原因弘治还在皇位上,算是替自己挨骂了。

果不其然,自己不是弘治亲生那条依然被搬了出来。

不过历史上宁王骂正德的檄文上,列了正德二十项大罪。

骂弘治却只能牵强附会地找出来十条。

弘治做皇帝的优秀程度可见一斑,根本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朱厚照和弘治一商量,那就按计划执行吧。

平宁王叛乱的物资早就在天津装船了。

这次弘治依了朱厚照的意思,没找其他人商量,乾纲独断,委派王守仁去平宁王之乱。

因为这次要坑南方的世家大族一把,不好让其他人参与。

而且朝廷里也没有其他人熟悉新式武器的使用。

偏偏这个时候马中锡掉链子了,在平叛的时候遇刺受伤。

本来就勉力维持的局势更糟了。

还让河北山东两股叛军合兵一处了。

这大大助长了叛军的嚣张气焰。

马中锡是不能继续领导平叛了,得换人了。

但是,现在没人愿意去,都等着王守仁去呢。

刘大夏可是为了马中锡作保的,现在平叛这事儿事关刘大夏的脸面问题,甚至是还能不能继续做官的问题。

眼下马中锡平叛不力,换别人上去,做得比马中锡好了得罪刘大夏,做得不好了自己丢官丢命都有可能。

太子殿下不是推荐了王守仁么,王守仁做好做坏都是太子殿下跟刘大夏的事儿,别人真不想掺和。

而且朝臣们其实挺看好王守仁的,在平米鲁之乱时王守仁表现出众,让王守仁去平叛也不算推诿责任,十分的合情合理。

可是弘治打算让王守仁去平宁王的啊,自己和太子都商量好了。

眼下对宁王的布置都做好了,本来的谋划是借着平宁王乱,对付世家大族,这事儿不能让大臣们知道,换别人去就不能这么干了,达不到自己想要对付世家大族的目的。

那岂不是白让宁王反了。

弘治犯难了,一个王守仁不能劈成两半用啊。

朱厚照说道:“父皇,儿臣有一个合适的人选推荐。”

弘治疑惑道:“你手下还有谁能担此重任?”

朱厚照理所当然地说道:“就是儿臣啊!”

弘治皱眉表示不同意,身为太子哪儿能以身犯险。

朱厚照说道:“目前来看,有能力的人不能告诉他们计划,知道计划的人除了王守仁最好的执行人就是儿臣了,本来儿臣也是要去督建通商口岸的。”

弘治还是不同意。

朱厚照又说道:“儿臣去挂个名就可以,到时候可以让李建通临场指挥,李建通对自己忠心耿耿,又有统兵的能力,自己又不上战场,没什么危险的,换别人去那咱们之前的谋划就白做了。”

在朱厚照的再三保证下,弘治终于同意了朱厚照去平定宁王之乱。

弘治有些后悔了,就不该答应朱厚照出的馊主意。

自己一生光明磊落,弄得自己现在做事都要背着大臣。

下次肯定不能和太子同流合污了。

太糟心了!

弘治让朱厚照领兵平定宁王之乱大臣们颇感意外。

太子行吗?

不过朱厚照的理由很强大。

宁王说我不是皇上亲生的,我必须亲自出这口恶气,堵住天下人的悠悠之口。

大臣们心说这也对,宁王造反也算是你们老朱家的家事,皇上既然都不反对,那我们也没理由反对。

王守仁也很担心太子殿下行不行。

对朱厚照说道:“臣会尽快平定叛军,与殿下会合。”

朱厚照表示给王守仁拨两艘飞艇。

王守仁表示自己用不着,西山总共就造了六艇,平宁王也就勉强够用,殿下您自己留着用吧。

朱厚照不放心地多给了王守仁一些手榴弹和炸药包,又拨了一队火枪兵,几门新式火炮给王守仁。

朱厚照在天津乘船出发,估计自己到地方的时候,宁王差不多能到南京城下。

王守仁带人快马加鞭地赶往河北,早点消灭这伙叛贼,好去帮太子殿下的忙。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