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双性美人的GV拍摄实录 书架
设置 书页
A-24A+
默认
作者自评/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2019年5月11日的最后五分钟,当我在最后一排敲上最后一个句号的时候,我突然感觉到一阵恍惚,这种恍惚不是来自于劳累,而是来自于终于完成了一篇时间跨度长达一年之久的文,我的心里既没有感觉到喜悦,也没有感觉到激动,我在床上呆呆地坐了很久,怎么都反应不过来。

2018年4月6日,我还是一个大四学生时,鬼使神差之下,我在海棠开了一篇这样的文,说真的,和我同时期写文的作者,要么已成大佬,要么早已退圈离开。写文是一件很孤独的事情,我很高兴我留了下来。50万字的文稿,在电脑里仿佛还在发烫,我只是觉得我瞬间被掏空,我的承诺也做到了,在刚开这个文的时候我向大家承诺过,无论这个文写得是好是坏,点击率是高还是低,都会把它写玩,而且是全免费的写完。即使来看的读者来了一批又走了一批,但我还是在默默地写着,默默地更新着,平时一直咕咕的我,正是因为有你们的存在而一直坚持了下来。

大四毕业之后,我开始工作,平时很忙,只能抽出时间来进行写作。在大四的时候,我开这个文的初衷只是想要写个文爽一下,后来才想起要给他加设定。我一开始开这个文的时候还不是很成熟,就想写一个拍摄时激情投入拍摄后谈笑风生的文,后来越写越多,最后朝着我没有想到的方向偏去。

文已经全部写完,那么,我也在这里谈论一些话题,以便于读者们更好地阅读这个长文。

Chapter1时间线

1965年彭影的父亲彭绍远出生

1969年彭影的母亲于敏出生

1987年于敏18岁考入新京北清大学中文系

1988年于敏认识徐衍之,彭绍远从潭州财会中专毕业,分配至邵州某工厂做财会专员

1989年于敏和徐衍之(和谐),同月因被教导室抓住在学校实验室内有越轨行为,徐衍之离开国内去往东德,于敏留在国内并打胎,彭绍远接触到打口碟等事物,成立了一支摇滚乐队

1990年彭绍远因打架斗殴入狱,严打期间被判刑十年

1992年于敏大学毕业,分配至邵州某社区单位做文员,做计划生育工作

1997年彭绍远35岁出狱,在狱中表现良好提前释放,同年和30岁的于敏结婚

1999年两人独子彭影出生

2002年彭绍远和于敏夫妻感情破裂

2005年彭影就读于邵州一小学内

2008年彭绍远和于敏离婚,彭影同母亲一起生活

2011年彭影小学毕业,同年九月就读于邵州市第六中学

2014年彭影中学毕业,同年九月就读于邵州市第二中学

2017年彭影高中毕业,九月就读于潭州大学,学习日语

2021年大学毕业,与前男友分手,前往新京,因为找不到工作而入职色情行业

2024年在新京贷款买房

2026年工作中认识一生的挚友麻贤希

2027年年底麻贤希自杀

2028年年初认识徐瑜君

2028年年底徐瑜君吸毒,退出GV界,于敏脑溢血入住ICU治疗

2029年年初于敏去世,享年60岁,彭影和徐瑜君绝交

2029年年底彭影拍摄电影《赤裸天使》、《夏宫》,合约期满退出色情业

2030年年初得到父亲消息,抛弃一切与父亲团聚,和父亲一直在滇南生活,直到现在

?

Chapter2不解之词

1、彭影到底是个什么样子的人?

他是一个很矛盾的人,他是个善良的,温柔的人,同时也非常的虚伪、冷漠、残忍、阴鸷,是个表里不一的男人。他懦弱、冷漠,优柔寡断,社交度不高,还是个理想主义者,他不愿意媚俗,即使他是为了钱去拍色情片,也依旧改变不了他是个理想主义者的事实。他不愿意去别人爱他,也不愿意去爱别人,他怕伤害别人,也害怕别人伤害他,为了避免一切的开始,他避免了一切结束。他是典型的性冷淡、爱无能,性,有时候又是种武器,是对自己情感上无能的一种报复。

2、麻贤希和徐瑜君

麻贤希死后不久,徐瑜君出现在彭影的生活中,彭影对他的前期看法是把他当成麻贤希的替身或影子。徐瑜君的角色成立是出于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但他和麻贤希共同享有一个原型,他们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麻贤希忧郁深邃,徐瑜君激烈果敢,他们本是一体,都受到了不同层次的打击,麻贤希的打击处于精神方面,以死解脱肉身;徐瑜君的打击处于精神和肉体的双方面,但他敢爱敢恨,也终于凭借着自己脱离了苦海。即使徐瑜君的代价为吸毒自毁前

程。

两人的原型均为AV女优麻生希,一个继承姓名,一个继承结局。

3、于敏、彭影的父亲彭绍远、徐衍之的痛苦的三角恋情

因为很多不可说的缘故,这一段感情线没有放在明面上来描写。在写这条感情线之前,我读了一遍鲁迅的《呐喊》,《药》里的明暗两线描写令人拍案叫绝。我只能通过侧面描写,从母亲的日记和父亲对彭影的独白以及彭影的回忆中写出其冰山一角。这是阴错阳差的无奈,对无爱婚姻的抗诉,是三人内心中最深刻的痛苦。彭绍远的嫉妒,于敏的痛苦和反抗,徐衍之的无奈,让三个人越行越远。

4、本文中的隐喻

在这里,我要先致敬我心中最伟大的电影,娄烨的作品《颐和园》。

本文的隐喻非常多,如果你想要看懂这些隐喻,请先观看这部伟大的电影。为了我的安全,我不能说太多。

5、关于结局

你真的以为这个结局是HE吗?

错了,这是个BE。

彭影最喜欢看的是米兰·昆德拉的《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他是个理想主义者,对媚俗非常的厌恶。他只相信人定胜天,是坚定的唯物主义者,坚信自己只要努力,就能把生活拉上正轨。在被生活打了无数个耳光之后,他妥协了。他被生活打了无数个耳光后,表面看他好像还在继续反抗,其实他已经屈服了,媚俗了,他选择了生命之轻,如果他没有屈服,以他的性格绝对不会留在父亲的身边。毫不服输最后被现实狠狠地扇耳光,理想主义者必死无疑,他为了能够活下去,为了能够更好地生活,选择了安稳,选择了媚俗,丢弃了原本属于自己的信仰,人活得太清醒反而不好,媚俗的人才能走得长远。

6、出现的所有地名

地名皆为城市古称之名。

?

Chapter3答读者问

关于作者的一点创作心路,可以让大家更好地了解我本人。

Q1:你为什么选择写肉文?

A1:其实是很复杂的原因吧,我从十五岁开始就进行创作,当时写的是同人,后来觉得放不开就来写原耽了。其实之前我是写严肃文学的,我获得过国家级的征文奖项,写肉文只是我选择精神放松的一种途径。但是你现在让我写一个歌功颂德的文章,我也可以写,只是我不会这样做。

Q2:你觉得你是一个什么样子的人?

A2:遇事比较冷静吧,很理智,会把条条框框想得非常清楚。但是真的惹毛了会很生气,是个矛盾而且虚伪的人。

Q3:那你写肉文本来是想有剧情还是没剧情纯肉呢?

A3:没剧情纯肉,之前只是想爽一把,我开这个文是在一年前,好像是在四月六日吧?那个时候我大学还没有毕业,真的只是单纯地想要爽一把,嫖一次而已。所以把小受写得特别骚浪贱。当时写这个文的时候也没有想过想要给主角定个CP什么的,反正我就觉得怎么带感怎么来,而且色情片演员真的很少会对同行产生什么感情。后来才开始认真地写剧情,当时是因为这个文我也写了很多了,我舍不得坑了,但是之前我的想法和现在我写完之后的剧情是完全不一致的。

Q4:那你对你的文火热程度满意么?

A4:一半满意一半不满意。

Q5:你对你的剧情满意吗?

A5:暂时的满意了,但是也有一部分不满意。但我只有这样写才能够致敬我最喜欢的电影《颐和园》。

Q6:剧情里有没有你本人经历过的情节?

A6:有,而且很多。但是我最后还是选择继续活下去。

Q7:肉呢??是你的亲身经历还是幻想!?

A7:请大家不要把色情片拍摄的内容当成是现实,那都是演出来的,真实情况并不是这样(正经脸)。

Q8:那你对你的肉满意么?

A8:不满意。

Q9:这是你第一篇肉?

A9:不是。

Q10:写文的时候,你会对你的角色产生感情吗?

A10:不会(笑)而且是完全不会。对于我来说,我不会对我笔下的角色产生感情。他们就只是我手里的工具而已,只是工具,我想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得干什么,必须按照我的想法走,我不会对他们的处境产生任何怜悯,他们就是我创造的,是为我的剧情服务的,我很清醒地知道我下一步要做什么。

Q11:对于读者给你后妈的称呼怎么看?

A11:欣然接受,并决定发扬光大。

Q12:有读者想给你寄刀片呢,能提供地址吗?

A12:可以,但是我觉得顺着网线来打我更快捷。

Q13:下一篇文会不那么虐吗?

A13:有没有下一本还很难说。但如果有下一本的话,我还会是一位好后妈。因为我不会心疼任何角色,即使是我创造,可我不会对它们产生任何感情

。(注意作者此处用“它”)

?

Chapter4答评论区问题

评论区曾经问我,为什么能把文写得这么真实。

那么我在这里回答大家,是因为原型。

彭影,彭影的亲人,他的朋友,经历过的所有的人和事,在我这里都有迹可循。真实,何为真实?虚构写作出的作品往往没有非虚构的真实故事来得震撼。他的所有都有原型,他本人也有原型。我故意用一种写法,把他在拍摄时和在日常生活中的表现彻底割裂。拍摄是虚构的,会美化很多东西,在摄像头前的彭影和在私底下是不一样的,他烟瘾很大,酗酒,阴沉不定,童年家庭不顺,因为母亲抚养长大性格懦弱,女性化。

从某一方面来说,我就是彭影,彭影就是我。

每当我一个人深夜的时候蹲在厕所里拉屎,或者是在洗澡,淋雨头从头顶喷水冲了我一脸的时候,我总会灵光乍现,妈的,我又想到一个很好的梗。一边写,一边拉屎洗澡时想,这是在大脑里的雏形,没有任何大纲,上次和我的黑粉头子嘻嘻交流时我勉强写了个大纲,结果写了个大纲那个文我就不想写了,我觉得写个大纲就相当于把这个文写了一遍,所以我每天画大饼忽悠嘻嘻,哈哈哈哈哈哈。

当然,天分只占百分之一,写文必须要有强大的阅读量字数做后盾。我家里很多书,真的是很多很多,我不看任何的青春文学,也不看其他的耽美小说,只看名着。我喜欢看意识流小说,喜欢《尤利西斯》,喜欢《追忆似水年华》,多看书,多看报,少写一些情情爱爱的东西,多关注时事政治,多阅读历史。同时,多听歌,多看电影,别看那种爆米花电影,看一些有深度的电影,尽量少接触商业片,自己在脑子里构建一个属于自己的乌托邦;少听没有营养的歌,比如什么一起学猫叫啊,隔壁的泰山嗷呜嗷呜啊。多听些有内容的歌。

?

Chapter5关于作者自己

在说我自己之前,我要先说一说我的黑粉头子,嘻嘻,海棠的ID是迷你S,你要是在评论区看见这搅屎棍,别说多了,怼就行了。

嘻嘻是个老女人了,可能是因为更年期来临,还处于单身状态导致内分泌紊乱,天天和我吕怼三怼来怼去,相爱相杀。我们俩就是海棠的搅屎棍,海棠没我俩了就整个清净了哈哈哈哈哈哈。

但是嘻嘻还是很爱我的,真的很爱我,她贡献了好几个长评给我,在我心灰意冷的时候又鼓励我继续做炮灰,被我画大饼忽悠了也不骂我。淫荡农庄那么沙雕的梗就是她想的,我只是一个写的,真正的灵魂在她,没有她就没有淫荡农庄的沙雕文,老子爱她,她是我大宝贝。

其实我很喜欢做掉书袋,我从来不觉得掉书袋是贬义词,我只觉得只有读书读得多的人才能做掉书袋。

从小学开始我就一直沉浸在书海,最喜欢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家里的书都快装不下了,我最喜欢玩的就是文字游戏和埋伏笔,在这个文里玩了二十多次文字游戏,最喜欢看到的就是读者一脸懵逼,什么都找不出来,然后我就把伏笔慢慢地埋得浅一点,让大家都好找一点。有种调皮的贱感,哈哈哈,在大学的文学社里时也是这样,每一次都让人很伤脑筋。

可我希望我自己能生活得强烈一点。我父亲年轻时是长发,很时髦,听打口碟,还组过乐队,我也很喜欢摇滚,我父亲给我最大的影响就是让我喜欢上摇滚,他那时候最喜欢做的就是抱着我唱崔健和黑豹的歌。

我现在就想组一支摇滚乐队,我想唱摇滚,rockandroll,我要去学乐理,然后学作曲,自己写歌。暑假时我准备去酒吧里驻唱,已经去找好了一家酒吧,准备去面试了。

唱摇滚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我要实现它。

然后,再跟大家说个事情。

我家要拆迁了。

虽然我住在三线城市,但我家的位置在市中心,临河而居,现在要拆迁了,在市中心两套120多平米的安置房和一大笔安家费砸得我头晕眼花,我真的不想要拆迁的,我打开窗户就能看见河,往附近走三百米就是大型公园,反方向五百米处是一整条没有车的步行街。我还小,还不想搬家,突如其来的财富让我无所适从……

然后,嘻嘻问我,你写完这个文之后你要干嘛呢?

对啊,我愣了一下,我要干嘛呢?

钱乃身外之物,我有我自己的精神追求,我有稳定的工作,还有突如其来的暴富机会。钱都是小钱,最重要的是开心,我已经约定好和同学在明年去日本看奥运会。我只是希望大家都看到我。

我想找一找我自己写文的模式和方法,形成我自己的体系,我会先去长佩开个清水文先练练手,找找感觉,海棠的话应该就随缘更新,随缘入V,得到的所有稿酬,一分不留,全捐赠给贫困山区的孩子,尽我一份绵薄之力。

最后,就是多看书,多看电影,多听歌,多写作,多思考,吃遍全天下的美食,去世界的各个角落旅游,

增长见识,帮助需要帮助的人。去见我十二年没有见到的父亲,告诉他我很想他,我非常爱他。

我不知道我五年后会不会变成吕纬甫,但我现在还是吕万三,想让自己活得更加强烈的吕万三。

?

Chapter6致敬列表

米兰·昆德拉《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村上春树《挪威的森林》、三岛由纪夫《金阁寺》、《天人五衰》、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余华《活着》

《活着》和《了不起的盖茨比》我总共看了不下十次,其中,本文的结局引用自《了不起的盖茨比》的结局。

电影类

贾樟柯《天注定》

胡迁《大象席地而坐》

本文的每一个字都是模仿娄烨电影《颐和园》,向这部伟大的电影表达我最崇高的敬意。

诗歌类

普希金《普希金诗选》

阿尔蒂尔·兰波《地狱的一季》

歌曲类

黑豹乐队《黑豹1》

崔健《十年精选》

李志

话剧类

孟京辉、廖一梅《恋爱中的犀牛》

刚开始写这个文的时候,并没有想过要把文写得多有深度。那时候我唯一的想法就是写一个特别骚浪的小受,怎么重口怎么来,因为没有大纲的缘故,第一个拍摄就是按照我心里想法来写的,那时候刚看了波多野结衣的某AV,又看了个小西满理惠和黑人拍的,才有了这么丧病的脑洞。

后来就不知道为什么,突然有了一个这样的想法。想要把现实里的一些事情全部写到小说里去。于是就成了一个反应现实,讨论成人色情片市场、伦理,还原工作强度和薪资待遇的真相的文。(这些在海棠里我都有发,大家可以在作者的话里看一看)其实突然把文写成这样我也是很惊讶的,所以我之前写的一些剧情也修改了不少,希望大家可以多多提出意见。

同时,在写此文的时候,因为查了很多的资料,可能有很多的文献直接摘抄进了文里。现在在此说明一下:借种一文中,影氏的人设参考了紫式部《源氏物语》中光源氏的人设,生孩子死的时候眼睛看不见参考了《白鹿原》,番外《山海》里

“麻贤希从楼上坠落的那一秒钟,这个城市的其他人都在做些什么?

打针、搭讪、牵手、游泳

健身、上网、化妆、洗车

照相、走路、说话、微笑

打架、跳舞、蹦迪、听歌

喂猫、吃饭、喂狗、看书

看电影、写书、画画、考试

拥抱、饿肚子、教课、拍戏

结婚、离婚、吸毒、生孩子

争吵、哭泣、逛超市、结账

排队、写日记、玩手机、唱卡拉OK

写作业、上厕所、哭泣、生病

喝饮料、装修房子、做手术、等待

购物、做饭、搬家、离开

回来、乞讨、施舍、死亡

或者,他们什么都没有做”

这一段参考了大学时在文学社里互评文章时一个学姐的文章里写的内容,原文不记得了,有取其意而用之的意思,借来使用一下。

番外《烂泥》里:“碳酸锂缓释片、劳拉西泮片、盐酸舍曲林片、富马喹硫平片、阿普唑仑片、奥氮平片、佐匹克隆片、盐酸丁螺环酮片、左洛复片。

药物副作用已经让我变成了一个废物。我爬不起来了。”

这一段来源于一首歌下面的网易云评论,有删改,之前摘抄在本子上,但是没有标明是那一首歌的评论,所以我也找不到作者了。

番外《织毛衣》里借用了张玮玮原作,李志翻唱的歌《织毛衣》的部分歌词,有删改。

其他现实向的资料来源于百度百科、知乎等平台。很多资料我都找不到出处了,因为转载多次的原因找不到原作者,暂时先用。

我是个拿来主义者,所以在文中出现了许多乐队的歌曲,电影的台词、剧情等,具体有贾樟柯、娄烨、王家卫等人的文艺片电影,李志、张玮玮、草东没有派对等独立音乐人的作品。在此致敬娄烨电影《颐和园》,我所有的文字都是对这部伟大的电影的拙劣模仿。

在这里,李志和娄烨一样,站在我心中的最高点。

李志=娄烨>贾樟柯>胡迁>王家卫

封杀是在另一个方面赞扬了创作者,包括李志,包括《颐和园》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首页 书架 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