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处。
当王玉兰她们三人被冲散时,高个子就彰显出他的重要作用。
董医生走的比较慢,小马比较快,在他的俯视扫描下,总能找到自己的战友们。
接下来的日程安排的比较紧,几乎是马不停蹄。从h州上火车,在金城下车。
由先遣人员接站后,一股小小的队伍急行军,穿梭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直奔汽车站。
所以,对金华,几乎没留下什么印象。
王玉兰和老董比较狼狈,首先载重增加了,旅行包里加上换下来的厚厚的衣和绒裤,汗流浃背依然几乎赶不上行军的步伐。
幸亏小马和张排长,接过她们的旅行包,才能勉强跟上队伍。
从金城上汽车,王玉兰长长嘘了一口气。几个小时后,在温城下车。
王玉兰和老董还有小马分开了,他们俩是去瑞城接兵,而王玉兰则要去平城。
就这样,王玉兰跟随团部的人员下榻温城市政府招待所。
她觉得,温城市招待所是此行中条件最好的旅馆了。
改革初的温城留给王玉兰的第一印象是无论她走到哪里总有一群孩子跟在后面用温城话喊着:女兵女兵。
跟驻地的风俗则大相径庭。
比如这里的公厕是男女不分的,一路上带来许多不便,有时不得不到武装部的女干部家里解决生理问题。
这时候的王玉兰对温城的人文历史几乎一无所知。
仅知道温城是抗倭民族英雄戚将军战斗过的地方。
有风光旖旎的雁荡山,临海而立的戚将军雕像依然伟岸,威武霸气!
之后,王玉兰她们从温城坐船到平城。
虽然说是海船,但是不大,且简陋,经不起风浪。
所有乘客席地而坐。海浪不断地涌来,颠簸起伏,不一会胃就不争气的翻江倒海了。
好在平城不远了。
平城是全国最大的县。有县武装部安排招兵工作。
这里的武装部部长是燕京籍的老干部,王玉兰也是燕京兵。
何其幸运,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吗。
就一个老乡,一下子拉近和前辈的距离,他漂亮的女儿还成为了王玉兰的新朋友。
王玉兰一行人短暂的休息后,再往下面镇上的招兵点走,都是坐船。
小船在水草从中晃呀晃,马达突突突的响着,太阳暖融融的挂在天上,水波荡漾,信手拈来水草。
平城比王玉兰想象的要富裕的多。
这里灵活,勤劳的平阳人先一步走上富裕的道路,一座座漂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