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洒热血立新功。”
学院欢迎会结束后,刘之野马上接见并且给学院赴滇参战见习连的指战员们送行。
学员参战代表胡爱国,站在台上向刘之野以及学院领导们以及台下的几千名学员们庄严宣誓:“到边疆去!到前线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学员方队里的刘武、孙新春等学员们给羡慕的眼珠子都红了,可惜他们是新学员,没机会跟老大哥们一样去前线参战。
胡爱国能穿上军装,来到石家庄陆军学校,走上从军之路是偶然的。
三年前,胡爱国高中毕业后考入家乡的林学院。
就在胡爱国入学,石市陆军学校到他们学校招收大学生,当时胡爱国感到很新鲜,于是他和许多同学报了名。但是,在领军校《入学通知书》时却有许多同学打了“退堂鼓”。
的确,在一些人眼里,大学生去当兵太吃亏,而对胡爱国报名参军更觉得不可思议。
他们对胡爱国说:“你是学院的学生会干部,省高校的三好学生,又是全院本届学生中唯一的已经转正党员,毕业分配单位任你选,你去当兵图个啥?”
“是啊,我图什么?”胡爱国记得记得老师曾告诉他们,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要付出60个农民1年劳动创造的价值,胡爱国这些大学生寄托着多少人民的嘱托和希望啊!
但是作为一个党员,胡爱国他觉得怎能把手中的文凭当作向党和人民讨价还价,去追求个人享受的资本呢?
“从小到大,我们不是常说要为国家建设贡献青春吗?
现在部队需要我们,我们怎能向后退缩!”
于是,胡爱国就怀着在部队干一番事业的决心和志向,手捧鲜红的入学通知书,跨进了军校的大门。
胡爱国第一次穿上崭新的军装时,心里那个高兴劲儿就甭提了。
一大帮同学围着镜子照来照去,晚上睡觉也要把军装整齐地叠好放在枕头边上,不时还要去摸摸。
但没过多久这种新鲜感就消失了,军校生活不是胡爱国想象中的那般浪漫。
大学生扛起枪,走起路来雄赳赳,气昂昂,走到街上身后小孩子跟一帮。
军校的生活很紧张很艰苦。
首先是吃的不好。
伙食差,常吃玉米面大饼子,“钢丝面”,每顿饭全班12个人4个菜1个汤。
真是累,每天9个多小时的军事训练,团团转。
早上5点半就要起床,摸着黑穿衣服,3分钟要集合完毕。
常常有的人因为着急出笑话,有时错穿别人衣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