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按学科化原则改造了课程体系,变过去的单一步兵专业为以步兵为基础,融炮兵、高机、参谋业务在内的新的合成指挥专业。
使学员形成以政治理论、科学文化知识和军事共同知识为基础,
以军事理论、军事技术、军事指挥、军事管理知识为主体,
以合成指挥专业为轴心的复合型知识结构。
正当学院要全面实施改革方案时,新的矛盾出现了。
在具体规划教学内容的时候,各系教研室主任开始为课时争执不下。
谁都强调本学科的重要,都想多争一些时间多设内容,有时争得面红耳赤。
新的人才知识结构必须拓宽知识面,增加新学科,然而学制和课时是固定的,不能增加和延长。
这课时之争不能解决,突破性改革就成了一句空话。
时间之争的实质是惯性思维在作怪,如果停留在旧的办学思路上,就很难走出这个怪圈。
院长老罗召集教研室主任们研究人才知识结构,分析各学科的位置和比重,要求大家站在全局上看问题。
传统的课时观念一经打破,人们的眼前豁然开朗。
各学科按照“综合归纳避免重复,删旧增新突出重点”的原则,优化内容结构和训练方法,压缩了大块时间。
经过长久论证,一份份体现“短周期、高效益、低消耗”的改革实施方案相继完成。
经过综合平衡,一个新的体现高层次人才培训标准的大纲产生了,
并决定在一个两年制步兵排长队付诸实验。
明年,一个学年的改革实验即将结束,老罗决定亲自带工作组在实验中队蹲点,逐科考核验收。
这个中队最终选定了,刘武他们中队,让刘武、孙新春等学员们深感使命在肩,
刘武他们中队与仍按原大纲施教的同类中队相比,
在队列、射击、地形学、军事思想、外军研究、战术、马列基础、革命史等18门课程24个项目,22个项目均高于非实中队。
这一天,军区首长刘之野亲自到学校视察并参加三期学员毕业典礼,老罗代表学院向他作了改革汇报。
刘之野非常高兴地说:“你们的教学改革的思路是成对的……。”
他高度评价了学校的改革经验和成就,并借石市陆校这个讲台,向燕大军区发出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号召。
刘之野曾是军改的发起人只一,这军改的好坏也将关乎他的今后。
“男儿报国应见行,携笔从戎进军营。而今杀敌赴疆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