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醉地狠劲吹,一边用右脚掌在地上有节奏地踏击。
他不看旁边敲鼓的人,也不看眼前扭秧歌的人,更不看四周围观的人,只是一股劲儿对着天空吹。
只见他不断变换着曲子,一首接着一首:秧歌曲、军乐曲、通俗歌曲,时而高亢时而低沉,时而小桥流水时而江河奔腾………
再看那些扭秧歌的男女,踩着鼓点和他的唢呐伴奏,投入地扭着,个个脸上充满欢乐的神情。
他的吹奏,舒畅地沁入到我的心脾,刘之野脑海里不断浮现出刘家庄曾经的村子、房舍和周围连绵起伏的大山、九曲回肠的永定河,以及广阔无垠的田野、长势喜人的庄稼……他听得是如醉如痴。
刘之野猜测这个唢呐手一定是刘家庄哪个文艺团体的,不然怎么吹得如此娴熟、富有情感呢?
广场上总共有3个秧歌群,大概就是因为其中一个群有这个男人的唢呐助兴,所以人最多,而且还不断有新人加入进来。
这时代缺乏娱乐节目,而凑热闹就是人的天性。
即便是在这岁末年初,寒风凛冽的夜晚,也无法阻挡村民们携家带眷,纷纷踏出家门,享受这难得的出游时光。
其中不乏远道而来的京城人士,以及其他地域的百姓,他们慕名而来,只为一睹刘家庄的风采。
刘家庄,这座被誉为国内独一无二的“不夜城”,其独特的魅力在夜色中更显璀璨。
这里的景致,对于这个时代的人们而言,无疑是一场视觉盛宴,让人大开眼界,沉醉其中,久久不愿离去。
夜色下的刘家庄,灯火辉煌,人声鼎沸,每一处都散发着迷人的气息,吸引着每一位到访者的目光与心灵。
…………
“噼里啪啦……”“轰”“噼里啪啦……”“xiu……叭”
大天清早的,天不亮,刘之野就被此起彼伏的鞭炮声,给吵醒了。
今天是过小年,天不亮,村里的人们便起床了,家家户户第一件事就是争先恐后放“开门炮”,梆敲三更,响炮连天,这意味着开门大吉,也宣告新年开始。
全村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
大家都用鞭炮迎接新春,看谁家的响声大,响的时间长,看谁家的礼品种多,各式各样的鞭炮、礼把夜空映的五彩缤纷。
刘之野心说:“嘿!看来刘家庄的人们是真的富足了。这才过个小年而已,都能整这么大的阵仗。”
既然醒了,他索性也就不睡了,本就在部队养成早起的习惯。
刘之野来到了前院正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