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了母亲邓茹正忙着摆放贡品,这是要祭拜“灶王爷”的。
这供品里就有刘之野非常喜欢吃的零食—“瓜儿”。
俗话说,二十三,瓜粘,所以在小年这天,瓜儿是老京城人必吃的。
为什么在小年这天要吃瓜儿呢?这就跟不得不提到一个人物了——灶王爷。
京城人讲究廿三这天要祭“灶王爷”,所以会买些用麦芽做的祭灶如瓜、关东供着。
据说每年小年这天,“灶王爷”都要升天到玉皇大帝那儿去禀报每个人这一年的功与过,所以为了请灶王爷多多美言,又为了不让粘上灶王爷的嘴不让他多说,所以京城人这天会用瓜儿关东供奉他。因此,京城也有这么一句歇后语:“灶王爷升天——好话多讲”。
刘之野可不管“灶王”不“灶王”的,他直接在摆放好的贡品盘里,修车起几个“瓜儿”就往嘴里塞了一个。
这玩意儿入口嘎嘣脆,但是特别沾牙,所以要不断地咀嚼着吃。
邓茹闻声猛然转身,只见刘之野正偷偷摸摸地啃食着供奉给灶王爷的贡品。
她怒火中烧,毫不留情地一巴掌拍在儿子结实的背上,厉声喝道:“多大了还干这偷鸡摸狗的事?家里好吃的还少了你?非得去动灶王爷的供品,真是欠揍!”
刘竟斋端着一个清洗好的香炉,走了进来,见状也怒瞪了他一眼,“该……”
“嘿嘿!这不是有现成的嘛!我就顺手牵羊了。”刘之野笑着继续话题,“妈,今儿早上的伙食有啥好期待的不?”邓茹语气中带着几分不悦:“没你份儿,哪儿凉快哪儿待着!”言罢,她连正眼都没给儿子一个,径直离去。
“嘿,我妈今儿怎么跟吃了火药似的?”刘之野被怼得一头雾水,自言自语道。
刘竟斋压低声音,透露道:“快过年了,你妈心里头惦记着你弟弟呢,昨晚跟我念叨了大半夜……”
刘之野恍然大悟道:“我说呢,这老太太怎么脾气这么大,原来是想她小儿子了。”
“老话说的真对,这皇帝爱长子,百姓爱幺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