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透着京城人抖机灵耍贫嘴的功夫。比如,卖蟠桃的吆喝:“这不是大姑娘扎的,也不是二姑娘绣的,这是三姑娘逛园一脚踩下一个扁盖儿桃——”
“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广告语简单明了,品牌和存货清单全齐了。
京城人讲话“卖什么吆喝什么”,这原始交易代表京城人纯朴的一面,童叟无欺,最多吹点儿小牛,那本是广告的功用嘛:“这冰人儿的西瓜脆沙瓤儿——”“萝卜赛梨,辣了管换——”“喝了蜜的大柿子——”
吆喝往往配有乐器,比如:卖烧饼麻的用木梆子,耍猴儿的用大锣,收购破烂儿的用小皮鼓,卖冰镇酸梅汤用两个小铜碗,上下一掂铜音串串,叫“冰盏儿”。还有剃头的用“大音叉”,用铁板在中间一拨,那铮铮颤音先把人弄懵了,就势按那儿,不管头发长短,先剃成秃瓢再说。
“磨剪子来戗菜刀——”磨刀人的用“铁头”,即5片铁皮串在一起,哗啦作响,这玩意儿有个雅号“惊闺”。
这要是等到夏天,巷子往往传来最令人激动的吆喝声是:“冰棍,3分一根儿,5分一根儿——”那3分的是红果、小豆冰棍,5分的是牛奶冰棍。
…………
这里能走大车,又不是主道,车辆和行人都不多前条街看到的还是外来游客的熙熙攘攘,转角来这里,立刻就能远离王府井的热闹非凡。
刘之泰就这么步行,一路走到了东单,比起繁华现代化的东德首都柏林,他感觉还是自己土生土长的老京城接地气,不管走到哪里都熟悉,透着股子亲切。
东单是京城市的一个地区,位置在东单北大街、建国门内大街、长安街交叉口。这里曾经有明代建造的牌楼,1923年,由于交通阻塞,牌楼被拆除。
老京城区的东四、西四、东单、西单四个商业街区中,东单距王府井最近,几乎是毗连的。
这年月,想去王府井的人顺便带上了东单。
去东单周边买东西的人,如果有时间,就会到王府井去。
由于这一路店铺密集,商品种类多,交通也顺畅,商业区的人气是别的地区不可比的。
这附近有,“翠华楼饭庄”的乌鱼蛋汤、“全素斋”的素什锦,香椿鱼可是闻名全国!!
灯市口大街附近的学校,可是好多重点校的聚集地,-——“男育英,女贝满”。
街东口向西是米市大街;向北是东四,大华电影院到金鱼胡同东口的,这段路也就是二百米左右。
别看这段街道没多长,可这时在整个东单北大街上,也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