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治是在法国大使馆为尼古拉举行的庆祝舞会前才得知这一惨剧。
尼古拉在惨剧发生后,第一反应是停止庆典活动,前往教堂为遇难者祈祷。
皇太后玛丽亚建议尼古拉不要这么做。
弗拉基米尔和谢尔盖也认为庆典活动不应该受到影响,这关系到皇室的尊严。
乔治提醒尼古拉,即便庆典不取消,也要及时对遇难者家属进行抚恤。
尼古拉决定为每一个遇难者家属支付1000卢布的抚恤金,并在当晚前往法国大使馆,参加法国驻俄大使蒙特贝洛侯爵举行的庆祝舞会。
舞会并不对外开放,接到邀请的都是高级官员和各国驻圣彼得堡外交官员,没有人在舞会上讨论这件事。
事实上这时候,这件事造成的影响并不大,包括科尔丹广场的庆祝活动也没有受到影响。
然而第二天,一些和法国大使馆舞会有关的情况在莫斯科开始流传,有人声称尼古拉和皇后在跳舞时“特别带劲,对刚发生的惨剧无动于衷,心安理得。”
由于皇太后和谢尔盖的坚持,随后一系列庆祝活动都没有受到影响。
6月4号,尼古拉在克里姆林宫举行宴会,答谢来参加典礼的各国来宾。
5号,谢尔盖家举行大型招待会。
6号是英国驻莫斯科使馆的招待会。
7号是在弗拉基米尔家。
9号,当尼古拉乘车前往德国使馆,参加拉多林亲王的宴会时,有人在路边叫嚷:“不要去参加舞会,去参加葬礼,把凶手找到!”
惨剧发生后,相关调查其实就已经开始。
由于登基仪式是在莫斯科举行,所以事故的最大责任人毫无疑问是谢尔盖。
尼古拉不想惩罚谢尔盖。
弗拉基米尔和阿列克谢、保罗、小尼古拉等一众大公声称,如果对谢尔盖进行惩罚,他们就将辞去所有职务。
乔治不知道尼古拉怎么想。
说实话,当乔治知道这个情况时,乔治是颇为心动的。
尼古拉最终还是选择和稀泥,并没有对谢尔盖进行任何惩罚,只处罚了几个无足轻重的官员以应付舆论。
舆论并没有平息,很多人将矛头指向皇后阿历克丝,认为她是“灾星”,“她走到哪里,灾难就会跟到哪里。”
乔治提醒达尼洛夫要提高警惕,应该对这些流言进行追查,查清楚是谁在搞鬼。
达尼洛夫却无暇他顾,他手下的精英都在波兰,镇压波兰人的反抗起义。
这些事并没有影响尼古拉的心情,15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