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认可”
林泰来自认为奏报完全如实,既没有夸大也没有捏造,对昨日廷审的论述很客观。
旁边众人无语,钱一本昨天确实说过“就算雒于仁奏疏与金瓶梅近似”之类的话,但那一看就是气话,这也能被你利用?
最终林泰来给出了定论:“无论雒于仁心中如何想,既然有摹仿《金瓶梅》之事实,那么在他人眼里,必定以为皇上遭受雒于仁恶意讥讽。”
由于某些为尊者避讳的原因,林泰来不可能在正式公文上直接写“雒于仁把皇帝当成了西门庆”,只能含糊暗示,但懂得都懂。
砰!突然从宝座上传来了一声闷响,万历皇帝狠狠的拍了下扶手,翘着嘴角却又强行拧着脸说:
“朕很生气!朕很痛心!怎会有这样的大臣?尔等说说,这可怎生是好?”
对皇帝而言,关于表情方面的演技都是浮云,反正大臣也不能仰面视君,一般看不到皇帝的表情。
本来按照正常套路,在这个时候,同道们应该跳出来对雒于仁进行抢救。
抢救的过程中,与皇帝进行激烈的对线,最终以挨廷杖下诏狱为结尾。
但在今天同道们真没法对雒于仁进行保护性抢救,一张嘴就肯定被《金瓶梅》糊一脸。
但心中以正义自居的清流势力,永远不缺乏表达观点的勇气。
当即还是有好几个言官齐刷刷的出列,一起向皇帝奏道:“臣等有事进奏!”
这个情况让其他大臣们都很奇怪,难道世间真有如此头铁之人,已经这样了还敢挑战林泰来?
这几个似乎都是争国本的?万历皇帝很期待的问道:“尔等要为雒于仁分辨?”
资历比较深的带头大哥御史何倬开口道:“臣何倬、钟化民、王慎德、钟羽正、舒弘绪等,在此联名奏请,将《金瓶梅》定为禁书!”
其余大臣们:“???”
你们搞不过林泰来,就去搞《金瓶梅》?这是什么人间清醒思路啊。
万历皇帝顿时很失望,这个提议真的没什么意思。
这时候林泰来对几名科道言官问道:“敢问诸位,定为禁书是何意?”
何倬正气凌然的答道:“定为禁书的意思就是,禁止刊刻发行,禁止在朝堂上公开议论,禁止公开研究探讨!”
听在别人耳朵里,这意思其实就是:不许林泰来在朝堂上提起《金瓶梅》,不许林泰来再滥用《金瓶梅》对清流势力进行污名化,不许林泰来再用《金》学专家名义招摇过市。
但说实话,就是林泰来这个“专家”,也不好反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