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国外的汽车厂商,而是国内的汽车厂商。
但是之前都因为海蓝汽车和智云集团的合同,海蓝汽车拥有该技术数年独占期,所以这些汽车厂商未能如愿。
现在眼看着这独占期就要快过去了,海蓝汽车的高层管理为了避免以后出现意外。
所以干脆直接和智云集团来了一个更加深入的全面绑定,直接通过战略合并的方式一口把智云集团的自动驾驶业务部门给吞下了,同时还让智云集团成为了自家的重要股东。
而这种模式,已经有点类似智云集团和威酷电子之间的关系了,智云集团同样拥有威酷电子百分之三十的股份。
所以威酷电子能够光明正大的使用智云集团的各种资源,尤其是各种新技术,这也让智云集团里的其他股东,乃至二级市场里的一些投资者们也无话可说。如今,海蓝汽车也走上了这条路。
对此,徐申学倒是没啥太大的感触,反正都是自家产业,手底下的管理层既然觉得这样更好,那么就做呗,他也没啥意见。
至于对于国内其他汽车厂商的智能电动车的发展,其实徐申学还是非常有信心的,哪怕是没有智云集团的自动驾驶技术的支持,他们同样也能够发展的起来。
原时空里他们就干的很不错。
更何况,智云集团虽然把eyq自行驾驶平台,直接卖给了海蓝汽车,但是智云集团旗下已寄回还有eyeq辅助驾驶平台以及提供更高算力的px芯片平台,有了这两个平台后,国内的企业自己搞智能驾驶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再者,汽车行业还是需要一定的多样性的……如果智云集团直接把自家的自动驾驶技术到处卖,那么国内的智能电动车最后会高度雷同,顶多就是硬件上有一些区别而已。
而这不是徐申学想要看到的。
一个行业的发展,是需要大量的企业,从业人员参与进来的,这样才能够相互促进,然后发展出来更好的东西,同时也给消费者们更多的选择。
这样的百齐放的竞争环境,也能够给徐申学的企业带来更好的良性竞争刺激。
同时,徐申学也能够从整个行业的发展获得好处……徐申学不仅仅买车,他还卖算力芯片,卖动力电池甚至卖锂金属以及其他稀有金属啊。
然后还卖激光雷达,各种车规级芯片,感应器等。
——————
智云集团和海蓝汽车达成了战略合作之后,徐申学也见到了海蓝汽车的包永言等管理团队。
包永言向徐申学阐述了未来海蓝汽车的战略发展方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