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思不得其解,而且在长安,也没有听到任何风声。大概,那些人跟方有德也暂时达成了共识。
不管方重勇是怎么打算的,他担任过刺史,很得圣人青睐,父亲方有德是节度使,这些暂时都不会改变。利用这一层关系,快速的往上爬,才是正理。
“其实吧,某这么做,也是帮你的。毕竟,你也是某娘子家的表亲呀。”
如今,他们也是有权贵笼罩的考生了,跟其他走后门的人,处于同一起跑线。
历史上一直到中晚唐李德裕为相的时候,才公然大骂科举制度是废柴,根本没法选拔人才,考的那些内容,只要考过了就再也不会用。
这踏马玩笑开大了啊!
难道是有人冒名顶替?多大的胆子敢顶替方重勇啊?
“真的没事?”
李揆点点头,算是接了这一趟“差事”,他很清楚,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有权不用过期作废。你不给别人办事,别人凭什么在科举的时候推你一把呢?
颜真卿走着走着,想到了这一层。他忽然发现,自己最好还是不要去找皇帝告状了!
他当然知道,方重勇乃是方节帅之子,颇有才干,年纪轻轻便担任过甘州刺史,还在河西沙州担任了四年沙州刺史,回长安又担任了金吾卫中郎将。
那位科举考官急了,连忙上前把颜真卿拉到一边呵斥道。
一肚子火的颜真卿,甩了甩衣袖,转身便走!
元结补充说道。
方有德写信给颜真卿,说自己大概会在十月或者十一月才能回到长安。
一个年纪轻轻,官场经历就如此丰富,已经做到四品刺史和金吾卫中郎将的人,居然跑回来考科举!
更可恶的是,他竟然让人替考!
这究竟是怎样的一种操作啊?
颜真卿一脸肃然问道。
李揆疑惑问道。
“某不是在玩。明日你代替我去考试,只要某能够中状元,那些考官们都会知道你背景厉害,明年科举,你中第就会易如反掌一般了。”
等他处理完这些事,再回长安跟圣人汇报。
只是,你连考试都不去,还找人代考,是不是太嚣张了点?
方重勇哈哈大笑说道。
“放心,都是小事,小事。”
作为开元二十二年(公元734年)登进士第的官员,无论是从自己出身看,还是从自身的想法看,颜真卿都应该坚决维护科举制度!
“唉,何至于此啊。”
在信中,方有德告诉颜真卿,说扬州一带爆发民乱,当地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