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欺上瞒下,以至于如今民乱已经有扩大之势。
“家状”是礼部审查完考生个人情况后开具的,其中包含考生姓名、年龄、籍贯、父祖姓名、父祖官职、举数、场第、相貌特征等内容。
等同于“准考证”。
“苗晋卿,谁给你的胆子,有考生冒名顶替你都不管?”
听到这话,李揆也陷入沉思。他当然知道这几年自己倒霉,并不是因为考不上,而是有人还抱着“老黄历”,认为他是被圣人所厌恶的人,故意不给他机会。
“是方贵人。”
内无张九龄,外无方有德,这大唐官场的堕落,已经是肉眼可见。无论内外,皆为蝇营狗苟之辈。
杜甫脸上出现激动的潮红,一想起那天右相举办的宴会上,自己的诗作“惊艳当场”,他就感觉这次科举绝对是万无一失!
右相李林甫甚至亲自来他们这一桌敬酒,还鼓励杜甫与元结二人要“好好考”,这是什么意思,其实已经很明白了。
“那……被考官问起来怎么办?”李揆依旧有些不放心的问道。
这是一个极端恶劣,且从根子上破坏科举规则的大事,绝对不能坐视不理!
颜真卿发誓,他绝不会姑息养奸!
方重勇压低声音说道。
他去年是监察御史,负责监管科举考试,恰好就认识这个李揆。
一个穿着红色官袍的中年考官,对穿着锦袍的李揆说道,这位考官已经看过对方递过来的,记载个人信息的“家状”,并将其仔细查“核查”了一遍。
此人是方重勇?
“这这这!这是!”
现在竟然有权贵子弟公然让枪手替考!此等骇人听闻之事,大唐开国一百多年以来,当真是闻所未闻!
“好,好好!你确实有能耐,那就等着瞧吧。”
此人前途何止是不可限量啊!
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贡院的科举名单里面啊!
颜真卿都被吓到了。
凭着对方过往的资历,圣眷,背景家世,毫无疑问都是没人能争得过他的。就算他没中,圣人问一句,就能立刻“纠正”过来。
如果这样一个官场资历丰富的人,科举居然没考上,那么是不是说明,科举这种制度,本身就是不公平也不合理的,也根本选拔不出适合做官的人?
颜真卿有点明白方重勇为什么要找一个科举考了很多年的考生来替考了。这层遮羞布,还真是不能掀开!
苗晋卿开口威胁颜真卿道。
他现在就好像一个快被拖下水的良家妇女,已经坐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