床边了,还在问奸夫有没有什么传染病一样。
颜真卿一边感慨,一边叹息不止。
“真的不能再真,圣人金口玉言,说某必中。”
方贤弟?
好像略有些套近乎的轻佻,不太尊重人。
这天早晨,位于皇城南面正中,面对朱雀大街的朱雀门缓缓打开。所有身份核验通过的考生,安安静静的依次入内。半个时辰后,贡院的大门将会开启,今年加考的一场“非定制科举”,也会在此举行。
二人心中疑惑,却又不动声色在一旁观察。
“颜真卿!你不要乱搞事情,这里不是你御史台的衙门,你也管不到这里的事情!”
方使君?
方重勇现在已经不是刺史。
科举考试的地点,唐代前期是在尚书省,发榜在皇城的端门。而自开元二十四年以后,为加强科举考试管理,朝廷始设贡院于礼部,掌管有关科举报名、考试、发榜事务,设有专门印信。
方重勇一脸高深莫测的说道。
圣人寿宴,他在里面足足待了九天,每晚上都去,愣是没找到机会跟圣人说话,那样的气氛也不方便弹劾安禄山在河北胡作非为!
李揆苦笑哀求道。
方重勇很是笃定的说道,这话直击李揆这些年科举的痛点:他已经上了科举黑名单的人。在没有被“洗白”之前,永远不可能考上。
“放心,安安稳稳的去考试就行,相信考生里面认识某的人并不多。”
方将军?
方重勇现在也不是金吾卫中郎将。
比如说皇帝上朝迟到,不到,早退;官员穿的朝服不对,衣冠有不符合规制的地方,上朝后交头接耳乱讲话等等。看似责任重大,实则权柄被砍了不少!
也根本管不到贡院的事情了。
“嗯,方重勇对吧?身份已核验,进考场吧。”
杜甫和元结二人对视一眼,贡院门前这人比方重勇矮了一头不止,其他的差异就更大了。
而大唐境内兵马,皆在边镇,内地武备空虚,不修兵戈,也无兵可调。各级官员估计都没有将事情上报,还等着民乱自己平息。
算是加强了科举的制度。
方重勇忽然想起他当左金吾卫中郎将的时候,似乎在一大群科举考生面前露过脸。不过那些人应该也想不到前任刺史,前任左金吾卫中郎将也要去考科举吧?
希望颜真卿暂时不要将事情透出来,到时候他要弄掉一大批朝廷的蛀虫。
方重勇轻轻拍了拍李揆的肩膀说道。
“本官凭良心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