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坐镇幽州,会不会跟安禄山一样?当初你说安禄山要反,不得不除之,以绝后患。
现在伱会不会变成第二个安禄山呢?”
方有德嘴里嘀咕着,脑子回荡着白居易的那首诗:
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向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复谁知。
他心中忽然明悟了什么。
安禄山如今确实死了,可史书会怎么记录他呢,后世之人会怎么评价他呢?
真的还是那个十恶不赦的大唐叛将么?
恐怕未必,再不济,也会是一个忠心大唐的胡人边将而已。
功劳不大,过错也可以忽略不计,成为构建璀璨大唐的一块边角料。
而那个连水都没溅起来的杨玉环,如今早已被人遗忘了。甚至连李隆基本人,恐怕都不记得她了。
一个掩藏真实意图的坏人,如果在干坏事之前,就因为意外而死亡,那么死后外人对他的评价,恐怕也会完全不同吧?
上一世很早就死了,压根就没机会反叛的皇甫惟明。他真就是个毫无野心,绝不会背叛大唐的“老实人”么?
这个问题,恐怕只有未来才会有答案了,至少方有德已经无法判断出对方到底是什么心思,将来会走哪条路。
“果然,是我做错了么?”
方有德长叹一声,转身走入卧房。这一次,他是真的感觉累了!月光下的那个身影,看上去分外孤单。
……
方重勇所提出的,在北庭与安西两个都护府的西边,再设立一个“河中都护府”的构想,被基哥扔到议政堂后,引起了轩然大波!
李适之脾气非常火爆,却不算是个强势之人。他也知道事关重大,不能独断专行,于是将奏折送到六部传阅。凡是中枢官员,皆可上书陈述观点。
这下子,一帮嗷嗷叫的官员们,可不亚于方重勇前世的“键盘政治局”喷子了!
众所周知,古代因为获取知识的门槛有点高,所以信息量是一个关键参数。只有获得足够信息的人,才有足够的思维与足够的视野,去驾驭国事。
可是唐代中枢的大部分官员,他们的专业能力如何且不说,知识面其实是相当有限的,很多人除了精通他那一摊事情外,对其他的东西一无所知。
甚至不知道石国在什么地方,不知道国库里还有多少钱可以支配的,都大有人在!
而且很多中枢官员,都把这次“键政开疆”,当做了升官发财的快车道。毕竟,李林甫死了,他那一派自然也就倒了,会空缺出很多位置。
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