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话的时候,台下顿时陷入一阵骚动。
显然,这首出自南宋诗人陈亮的句子,在这场演讲的内容中,十分的应景。
也戳中了学生们,对于王朝兴替,国家上层建筑的理解。
包国维说得激情澎湃。
终于有一名学生忍不住,他嚯地一下站了起来,打断了包国维的话语,也顾不上其他人异样的眼光。
“秉文先生,你说得不错,对于历史的理解令人钦佩,那句门户私计更加令人激动。”
说话的,正是沈从文。
他的身子激动得有些颤抖,面容略微有些潮红。
“可自清末伊始,咱们就做过无数的努力,孙先生也为此而奋斗终身,到了如今,一切却还是如从前一般。
贫苦之人依旧贫苦,富贵之人依旧富贵。
在国际上,华夏人依旧抬不起头来,咱们的路又在何方呢?”
沈从文问出了民国许多文人、学者、大师,心中一直以来的疑问。
那便是,华夏人想要复兴崛起,到底要怎么样才能做到?
洋务运动失败了,孙先生的三民主义被窃取了,如今民国落得如此局面,国家到底要从何而走呢?
这是,几乎所有如今有识之士,内心的共同问题。
甚至有者,如出生于清末的文人杨度杨皙子,为了拯救国家,将所有道路都走了一遍。
他与康有为、梁启超参加过维新变法,主张过君主立宪。
他也与孙先生有过交际,后来也支持过民主共和,追随过孙先生。
前两年,杨度看到了国府如今当权者的腐朽和黑暗,亦然加入到了国内红色奋斗之中。
杨度走过歧途,可心中始终都是想着,如何倾尽全力,为国家之崛起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杨度的经历,就正如现在的民国学生、大师一般,只不过后者,却没有他那么具有执行力。
在接连失败之中,陷入到了迷茫与困惑之中。
包国维没有马上回答沈从文的问题,而是顿了顿,这才继续认真说道。
“法国人砍下了他们皇帝的头颅,曰本人通过中下层武士的反叛,经过
美国人经历了与英国、法国、西班牙的斗争,又打响过南北战争,最终才确立了属于自己国家的
我们或许不能够参考他们的方法,因为华夏有所不同,华夏的领土太大了,并不是法国、曰本这种小国能够比拟的。
华夏的历史太长了,有着民族、文化等各种各样的问题,自然也不能与美国这样的国家相比。
但我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