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确定一点,以上这些国家的建立和崛起,无不有一点关键因素。
那就是完成了国家自下而上的整合,从而形成一个稳固团结有力的组织,推动这个国家所有人共同向前。
再以此,去谈一谈发展生产力发展科技发展商业,才不至于走上弯路!”
在包国维看来,如今的民国太过于松散了。
各方势力各怀鬼胎,就像是明末纷争一般。
武官奋勇向前,却受到了文官的掣肘,常有才能之人出头,力挽狂澜,要救王朝于水火。
可怎奈于,文官内斗严重,皇帝表面勤政,却没有魄力。
士大夫地主阶级,满脑子都是清军入关之后,重新拜上草头王,过上元朝那样对士大夫阶层宽松放任的生活。
而普通百姓,则是很难在这历史的潮流之中,整合力量,发挥作用。
团结,便是其中的结症所在。
历史,便证明了,只有团结大部分力量的组织,才能真正成就事业。
这也是包国维,想要隐晦告诉学生们的事情。
他不可能直接告诉他们,南下吧,去支持国家正确的道路。
以这种形式公开演说,已经是极限。
包国维呼出一口气,笑着说道。
“这便是我从历史中看到的东西,时代对于个人的影响,没有人能够在其中明哲保身。
你纵使是富贵荣华,在动乱弱小的国家之中,也有可能瞬间成为千万流民的一部分。
唯有奋起读书,唯有实事求是,唯有脚踏实地,才能够真正为时代、历史,乃至于民族国家,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他握住了话筒,略带激动地说道。
“同学们,救国?谈何容易,国家运行之复杂,涉及人员之宽广,涉及领域何其众多?岂是一人能够改变的?”
包国维满是热忱地说道:“可我们也不该灰心,纵使这份力量渺小犹如萤火,可每一个奋力照亮黑夜的萤火聚集起来,也终将能够照亮这个混沌黑暗的世界!
星星之火亦可燎原!”
此话一出,礼堂里头犹如炸开了一般。
所有听众当即起立,拼尽全力的鼓掌。
掌声犹如山呼海啸一般,要将北大礼堂的天板给掀开了。
唯有一些个别的人,坐在椅子上,犹如死了亲娘一般,脸上严肃至极。
显然,包国维的这番北大演讲,带来的不仅仅是震撼,对历史的理解。
更是为学生们指明了后续的道路。从今天开始,那些支持包国维的学生,那些身处于礼堂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