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这篇文章之中,常凯申着重分析了两国的地位和形势,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华夏与曰本两国原系兄弟之邦,合作乃是理所应当两国平等互惠相互扶持但凡有正常认识的华夏人都应该明白,曰本终无法成为我国家之敌人,我国家也终要与曰本携手共进”
这样一番睁眼说瞎话的言论,常凯申他是真傻吗?不,他只是为了自身的利益罢了。
彼时东北并不在常凯申的手上,他就算明白曰本人有侵略的野心,知道曰本人早就图谋不轨,也要揣着明白装糊涂。
主要还是因为,民国并非一个真正统一的国家,各地军阀名义上归附,实际上与古代割据的藩镇没有什么区别。
东北不在常凯申的手上,也不会影响到他的利益。
常凯申的基本盘在金陵周边的江南地区,就算是今后曰本打到这里,那也是东北华北地区失守之后的事情了。
另外一方面,常凯申也算是说对了,如今民国“枪不如人,炮不如人”,缺乏现代化的军队,与曰本人开战几乎没有任何胜算。
这些年来,这片土地连年征战,几乎很难再支撑起一场剧烈的战斗了。
可这便是不抵抗的理由么?
人总是短视的,下意识会紧着眼前的利益,从历史的角度分析,不论是张学良还是常凯申,都同样做了错误的选择。
便连到了后世,张学良也十分坦然地承认,东北事变还是基于他对于时局的误判。
他打不过曰本人,也不太相信曰本人会打过来。
最终将东北拱手让人,间接促进了曰本人六年后的全面入侵。
出于自身利益考虑,常凯申和张学良不可能与曰本人鱼死网破。
所谓华夏与曰本的友好,无非是到达自身政治目的的一种口号罢了。
有心人,很简单便可以意识到,曰本人的野心。
可总归还是有些人,并不能够理解包国维为什么要那么“怨恨”曰本人。
诸如沪市的张之平,就曾经公开发表文章,说包国维之所以会“诋毁”曰本人,便是想要搞乱国府,让其他势力占据便宜。
抑或是包国维乃是英美势力的喉舌,为了英美的利益,而“诽谤”曰本人。
张之平早就被爆出,一直以来为曰本人造势写文章。
上下言论的逻辑也相互矛盾,可这照样还是有一批人相信。
包国维并不是出于国家利益考虑,才反对的曰本人。
便连金岳霖这样的学者,时常也会在心中怀疑推敲。
因为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