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此乃亡国之局?尽人事听天命!
一直以来,包国维都是曰本威胁论的有力宣传者。
由于他不遗余力的,在这大半年时间的宣传,极大利用了自己的影响力。
许多原本对于曰本有所好感的文人,也开始渐渐回过味来。
真正的汉奸还是少数,如今民国许多作家学者,之所以会赞颂曰本,对于曰本人有好感,还是因为近些年来留学曰本的学者增多。
比起西方文明的差异,显然去曰本留学学习的困难会小的多。
从另外一方面来讲,许多学者之所以推崇曰本,还是因为相比晚清维新变法的失败,曰本的明治维新取得了成功。
如今,对于国家前路迷漫的学者们,想要从曰本身上找到救国之路。
出发点是好的,可却还是容易被人所带偏,成为曰本人宣传机器下的帮凶。
而包国维的演讲还有各类书籍的出版,尤其是一本《菊与刀》无疑戳破了一直以来曰本人的伪装,将曰本人从古到今对于华夏的窥伺,赤裸裸地摆在国人的面前。
这些日子以来,民间发动了不少对于日货的抵制,还有对于拥有日资背景的报社企业,予以抵制等等活动。
不少有识之士,还以包国维的分析演讲为蓝本,深入发表各类对于曰本的分析。
不研究不要紧,这一研究却发现,曰本人在东北乃至于国内的经营堪称吓人。
其狼子野心昭然若揭。
当即,便有许多社会人士呼吁国府,要加强对于曰本人的警惕。
金陵方面的常凯申,本来就在国府内斗之中焦头烂额,还遇到这档子事情。
包国维是处理不了了,《菊与刀》等相关作品也很难压住,官方名义上说是要禁止,可民间依旧是我行我素,传播阅读相关作品,几乎不会受到任何限制。
常凯申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文人,让他又爱又恨,恨不得将对方碎尸万段,有事情却又爱得想要将对方供起来。
处理是不可能处理的,就是官方喊两句口号,特别是常凯申,接连发了好几道命令出来,严令民间不准反对、激怒曰本人,从而导致两国事态变得不可收拾。
他甚至让自己的笔杆子,陈训恩写出一篇华夏与曰本关系的分析文章《敌乎?友乎?——中日关系的探讨》。
这篇文章由常凯申口述,陈训恩笔录润色,最后以徐道邻的名义被发表在国府官方媒体《外交评论》之上,并且得到国府官方宣传媒体大肆转载。
成为国府压制民间反曰情绪的重要抓手之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