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8章林徽因病了?肺结核没有特效药!
林徽因自小便体弱多病。
1930年,她与梁思成新婚不久便到了东北大学任教,东北寒冷的天气更加让她柔弱的身体受不住。
几人站在屋内床边,梁思成有些懊恼地说道。
“去岁,徽因便检查出肺部疾病,不过当时在盛京还未确诊,医生说乃是常年在外奔波留下的病根,加上她身子骨本就孱弱。
我想着到了北平之后,给她寻医院做一次身体检查,近来没有什么症状,今日恐怕是喝多了黄酒,又与大家交谈,情绪有些激动.”
梁思成越说越担心,眼眶已经变得通红。
包国维则是皱着眉头提醒说道:“肺病不能饮酒。”
“黄酒性温,先前寻了一名老中医,便说徽因身子骨弱体质偏寒,所以才会久咳不愈,适当温饮可以化痰止咳,滋补身体.”
梁思成越说越没有底气,因为他注意到,包国维那十分无语的眼神。
“你二人也是教授,算得上博学的读书人,怎么会.”
可最终包国维还是没有过多指责。
说起来,也不能完全怪罪他二人。
术业有专攻,不是专业的医生,就算是读了再多书,也会有错误观念。
就算是后世信息发达时代,博士跨专业闹低级笑话的故事也是存在的。
这一时期的西医,也并不算得上发达,青霉素等抗生素药物还没有问世,细菌引发疾病被发现了,可病毒还没有被认识到,在手术、药物应用、人体生理机能认识上,西医同样也不太全面。
所以,更多民国人还是会选择中医。
可是中医一途,极度依靠经验,还是有一批能力出众的医师,可招摇撞骗、观念落后的“赤脚医生”也掺杂在其中,就使得中医也变得不那么靠谱。
总之,在二十世纪初这一时期,普通人生病实际上跟走鬼门关没有什么区别。
林徽因条件还算是好的,夫妻两人担任教授带来的收入,能够给予一个温暖的住所,还有不错的营养。
这要是放在底层百姓身上,英年早逝基本上就是结局。
徐志摩也被吓了一跳,从林徽因倒下,到包国维与梁思成将其带入屋子里头照顾。
在那一瞬间,徐志摩慌了神。
这是他第一次,看到熟悉人在自己眼前倒下。
徐志摩甚至觉得,林徽因就要死在自己面前,可最终还算是好的,进入温暖的屋子,盖上被子之后,林徽因惨白的脸色恢复了些血色,呼吸也变得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