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也是很开心。”
嘴上说着不太深厚,可这一句长辈,可是异常亲近。
起初杜月笙与包国维打交道,一半是因为章太炎的情分,一半是因为欣赏对方的才华。
渐渐的,他便将包国维当做自己的子侄一辈。
明里暗里的,就算是有些麻烦的事情,杜月笙也愿意帮助其解决。
可到了后来,他渐渐发现不对劲了。
包国维此人,的确是很能惹祸,可却无形之中,给自己“松了绑”。
地下帮派出身的杜月笙,无比希望自己的身份能够洗白转正,所以才会那么费力的讨好常凯申。
可常凯申并不将他当一回事,只是当做一个好用的打手罢了。
就如同随手捡起来一把趁手兵器一般,用时候好生照顾,不用之时抛在一边。
从前杜月笙无法走出这个困局,整个江南都是常凯申的势力范围,杜月笙犹如困兽之斗一般,只能唯常凯申马首是瞻。
可现在完全不同了。
他发现包国维竟然完全不害怕常凯申。
更加准确的说,包国维身上背负着国人太多的荣耀了,从运动会上的扬名,到疫病防治积攒下来的名声,还有对方受外国人欢迎的程度。
包国维身上光芒越盛,给国人带来的骄傲越多,常凯申就越不敢冒着天下之大不韪动他。
最为关键的是,这小子很懂得在临界点蹦跶,总是会触及一些红线,但做得不太过火。
让常凯申也无法下定决心处理对方。
所以,依着包国维的渠道,以及帮助对方的由头,杜月笙一下子拓宽了自己的视野。
认识了更多外国人,也结交了不少势力。
北方的奉系他有所交际,南方香江的富商他有来往,便连大山里头他曾经下手的“敌人”,都通过交流物资的方式,渐渐恢复了一些交情。
投鼠忌器,杜月笙还时常提供一些小情报,以表示自己的态度。
一个聪明的世家,从来都不会在一棵树上吊死,往往都是多头下注。
杜月笙此举,显然更加符合自身的利益。
事情很隐蔽,并且通过包国维的中转,他不怕常凯申查出来。
即便查出来,杜月笙随便找个手下出来顶罪,声称自己毫不知情,常凯申也很难对自己下手。
再不济,杜月笙还可以去香江啊?
去欧洲也是不错,包国维似乎在那边有些布置,自己这个当师叔的,去欧洲帮助包国维集合华人,共同坑他洋人的钱,不比在国内刨食舒坦?
从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