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同意发表”x5(3k)
旁边几位运算所的工作人员更激动,一位工作人员忍不住叫出声来:“对对对,这个机器虽然个头不太小,但是还是可以带着到处跑了。”
听见这话,厉所长和池总工转过头去,用看傻子的眼神看着他,池总工没忍住:“你不会只拿磁带吗?”
此话一出,大家一愣,随即一片哄笑响起。
厉所长转过头:“高主任,这个磁带的容量有多大?”
“最大大概两百万字节左右。”
这么大的容量,明显运算所的人还有点不习惯,就好像现在的人你和他讨论pb(1024tb)级别的存储,短时间内很多人也反应不过来。
过了一瞬间,池总工睁大了眼睛:“2千k?这么大?”
周围所有人都倒吸一口凉气,什么叫存储自由?这就是存储自由埃
高振东解释道:“其实磁带的数据密度可以做很大,不过这种音乐磁带因为录音机本身的原因,加上考虑到数据可靠性,大概只能做到几百k到几千k之间。”
池总工的脑子转得非常快:“托你的通用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福,我们完全可以用磁芯或者晶体管存储器做内存,要求高的机器磁芯做主存、磁带做外存,要求低的,甚至这个东西都能做主存了。”
高振东又补充了一下缺点,这也算是唯一的缺点:“这个机器的读取和写入速度很慢,最大只能到1千字节每秒,而且是顺序读写的,只能批量读写,做外存还凑合。”
请运算所的同志随便输入了一段程序,高振东启动了写入指令,然后手工启动了录音机的录音功能。
程序跑起来之后,进入读写测试程序。
“能可靠存储几百k,那也够用了,够用了,103机字长30位,容量前期磁鼓不过1k,后期换磁芯了最大到8k,换算过来最大也才32k字节不到。几百k字节,哪儿用得完埃”
“对对对,有了这个,很多编好的通用程序就能装在里面,随身携带。”
没多久,在运算所同志的努力下,程序编译完成。
“不只是程序,数据资料也是啊,几百k字节,能存多少数据埃”
于是大家把线接上,运算所的一位同志接过高振东写在纸上的磁带机读写驱动程序,开始手工输入编译。
没想到运算所的人完全不在意:“能存大量数据随身携带就足够了,其他还要啥,再说了,1千字节每秒,这个速度很快了,虽然比不上磁芯更不如你的晶体管存储器,但是比老磁鼓可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