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之内,将舟山12 万守军悉数秘密撤出,集
中一切兵力,确保台湾基地。
现象上看,三岛已丧其二,辖地仅存台澎金马,但台湾兵力陡增1 倍,
达40 万人,成为一颗名副其实难以一口咬碎的硬核桃。粟裕迅速向所部发
出指示:敌人已集中40 万左右的陆军及其海空军全部守备台湾,未来对台
作战将更加激烈与残酷,原定以4 个军为第一梯队的准备已不够强大,需增
加至6 个军。这是他对战役决心做第二次较大修改。6 月末,情报又侦悉台
湾正加紧补充部队,估计其陆军在我未来发动攻击时可达50 万人,海空军
亦得到加强。粟裕再向军委和毛泽东报告:我在数量上已无优势,但只要能
登陆成功,且能于突入纵深后站稳脚跟,仍可完成预定任务。
为了更有把握起见,如能从其他野战军中抽出3 至4 个军作为第二梯
队或预备队则更好。至此,粟裕三度修改战役决心,计划参战兵力达16 个
军以上。
问题是,增兵较易,增船大难。粟裕掐指一算,为确保战役胜利必须
在四、五小时以内有第一梯队15 万人左右登陆,并有相当数量的运送第二
梯队船只,而现手中所有船只仅够装运4 个加强师,为第一梯队所需的一半,
征船造船买船又均需时间。别无良策,再思三思,下决心向军委报告:攻击
台湾须进一步准备,此役关系重大,我们对攻台作战如无绝对把握,则不应
轻易发起攻击,而宁愿再推迟一些时间。
就在此时,朝鲜战争于不期间骤然爆发,栗裕绞尽脑汁几易其稿的攻
台方案只好无限期束之高阁,老将军临海嗟叹,将未能登陆台湾视为终生的
憾事。
时隔八年,粟裕的一头乌丝,已是黑白参半,他终于又等来了机会,
再次编制对台湾实施打击的作战方案。虽然八年前的那一案如今派不上一星
半点的用场,但毕竟这是对自己当年未能把胜利之旗帜插上那座岛屿的一种
安慰和补偿吧。
※※※※※作战参谋逐点介绍金门敌军目标的方位、性质、防护力和
我军准备打击的手段。
粟裕聚精会神听,一般不插话。偶尔会突然发问,提出几个问题,如:
不要讲“估计”、“可能”,你能不能肯定回答,胡琏指挥部的确切位置就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