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逃生生死存亡啊!但通过这一回,我
也明白了,面对再强大的敌人,再恶劣的自然环境,你都必须保持压倒一切
敢打必胜的那么一股气势。
1958 年,那么大的一场雨,7 月21 日接到命令,24 日夜全军进入了阵
地,只有三几天时间嘛,可以说困难重重,但我们按照要求完成了炮击准备。
当时,我向前指一边报告情况一边想:我们的部队好啊,我们的战士好啊,
还是红军留下的传统,这一仗,我们已拿下了第一个回合。
7
叶飞的福州军区前线指挥部设在海拔339。6 米位于厦门南端的云顶岩
上。
1993 年1 月8 日,我乘车登临云顶岩。这是一座肉眼望去与北京香山
相仿的小山脉,临海面略显陡峭,背岛面稍呈舒缓。我去时恰是天清海蓝阳
光普照之时,居高临下,正面小金门尽收眼底,豁然醒目。视线跨过小金门,
远远地,可以看到一片葱茏的大金门。好奇心驱使我用20 倍炮队镜对大金
门进行通体扫描,遥遥相对、大金门最高点、海拔237。7 米的北太武山巅的
国民党旗和料罗湾中驶出驶进的大小船只历历在目。
得天独厚,云顶岩对大、小金门的相对高度优势使它自古便成为重要
的军事要塞,自然,也使它成为前线指挥部最佳和当然的位置所在。
指挥部设在云顶岩反斜面敌炮火死角处,大山已被掏空,坑道内悬挂
着各种比例的军用地图,摆设着十几部电话机和若干电台,主室置放一战区
沙盘,金厦海域地形地貌和敌我双方兵力配置一目了然:由西向东,大担、
二担、虎仔屿、鼠屿、小金门、大金门等国民党占岛屿一字排开,叶飞的炮
兵亦由最两端的青屿、浯屿岛开始,沿厦门和大陆海岸线及沿海岛屿,直至
东南端的围头角,对敌占岛恰好形成长达百余公里弯弯的半月形火力打击
圈。福州军区前指下辖厦门和莲河两个炮兵总群,厦门炮群由三十一军负责,
辖15 个炮兵营,兵锋所向,小金门和大、二担。莲河炮群由二十八军负责,
辖17 个炮兵营,全力对付大金门,并在围头角增配6 个海军海岸炮兵连,
以控制和封锁料罗湾。
两大炮兵群各配属若干高炮阵地,保障本区的对空安全。空军方面,
两个飞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