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情况,大胆攻击!”战斗过程大致如此:高长吉、张以林首先咬住敌僚
机组(3、4 号机),敌长机组(1、2 号机)立即右转,意欲迂回包抄。张以
林处于敌机内侧,发射炮弹进行拦阻,迫敌1 号机停止右转而改为左转,敌
2 号机随其后,正好给高长吉提供了良好的射击角度,他收缩瞄准光环,待
里面投影越来越大,越来越清晰,撤按炮键,一个点射,敌2 号机翻身落马。
同时,在高长吉上方的张以林,也蹬舵、推头,咬住了敌1 号机刘景
泉。刘急剧下滑摆脱。张以林从高度2000 米追到200 米,距刘景泉150 米
处开炮,眼见将敌机左机翼斩掉一块。负伤敌机勉强飞到马公附近,因再无
法操纵,刘景泉跳伞弃机。
我情报部门获悉:刘右腿中弹,左手受伤,头擦伤,腰扭伤,但仍清
醒。被台湾渔船大元二号救起,再由运输机直送台南空军医院抢救。刘恨恨
说:这次被打主要是发现敌机慢了。他们速度太快。
另一方向,赵德安也抓住了敌3 号机,连续开炮三次,敌机背部中弹,
现出朵朵火花。负伤的F-84 无力还手,摇摇晃晃向东南方飘去。
※※※※※台湾方面,历来对大陆空军飞行员是很有一些看不大起的,
就像当年蒋先生亲手栽培的黄埔生瞧不上毛先生从山沟沟里拉出来的红军游
击队一样。在他们眼中,这些顶多读过高小,不少连斗大的字也认不下几个
的农家子弟凑合着把一架现代化的机器弄上天去已经属于奇迹,他们还真想
在空中进行战斗?不可思议。
《国共空战秘史》写道:“MIG-15”飞行员程度只有初中毕业,文化水
平很低,在佳木斯航校只受过苏联顾问的三个月短期速成突击训练,但是,
“成份”却很好,都是工农分子,又红又专,体格颇为强壮,后来迁到北京
之后,招收飞行生的第一个标准还是看出身成份、政治立场,其次才是是否
具有空勤体格、文化水平、科学知识,技术并不十分要求,会飞就行了。
《国共空战秘史》大概没想到,“七·二九”空战中,大陆四名飞行员
中有三位——赵德安、高长吉、张以林,就是被它几笔素描就勾勒出大致轮
廓的“工农分子”,而恰恰是这三位分别击落击伤了台湾的飞机。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