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洪入
伍前是武汉市的高中生,在那个时代,属于“小知识分子”范畴,很可惜,
他虽同样勇猛,担任掩护功不可没,却偏偏是他未能捕捉到战机。
于是乎,1958 年的“三比○”,其意义不仅仅是大陆打败了台湾,共产
党打败了国民党,刘亚楼打败了陈嘉尚(国民党空军司令),而且是“大老
粗”打败了“大秀才”,“土包子”打败了“高材生”。于是乎,“三比○”曾
一度成为林彪“人的因素第一”的最有力的佐证。
“人的因素第一”于“文革”间开始走火入魔,空军招飞由查祖宗三代
发展至查祖宗五代、八代。八竿子打不着听都没听说过的亲戚中只要有一个
略沾点“四类分子”的边,立刻刷掉。而只要根正苗壮,文化越低越是宝。
我那时所在的连队高中生占一半,开始都觉自己有戏,最后一个也没挑上,
偏偏选中一个杀猪修鞋是把好手、而“老三篇”却磕磕巴巴念不下来的进航
校“飞战斗”。临走那一天,看他披红戴花咧嘴笑,我着实替他捏把汗。直
到了解放西沙,在全空军挑人竟凑不全一个大队的“全天候”,人们才恍然
大悟,才拨乱反正,才有了今天这样一支齐刷刷文化水全在大专以上的“飞
行军”。
“过犹不及”,古人早已道出了事物运行中的一般规律。《国共空战秘史》
走极端,台湾不以“三比○”败北才见鬼。但如果沿着“三比○”的经验走
向另一个极端,也同样会走到荒谬的岸边。
还是我们的英雄最懂辩证法,赵德安老人对我说:我们这些人能学飞,
那是历史的需要时代的产物,当时不从我们这些人中选飞到哪去选?而我们
从飞上天到打下敌机,其中付出了超出常人多少倍的汗水和辛劳,谁又知道?
台湾看不起我们,轻视我们,所以他要吃亏,非输不可。但是,历史经验不
能机械照搬,现在我们选飞如果不重视文化程度,那就大错特错了,一支现
代化的空军没有较高的文化素质垫底,基础最终不会牢固的。
“三比○”不仅仅是一段空战史上的佳话,而且是关于战胜之道和战斗
力构成的深刻哲理,故白云美妙,它亦美妙,蓝天永恒,它亦永恒。
※※※※※战斗全过程总共六分钟,短促得就像一曲军营里催人晨起
的起床号。四架F-8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