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但真正的心血是在竞技场外。
我无意识地看表,妈呀,“采访”已整整进行了四个半小时了,然而,
我不收场,林副司令似乎也没有要收的意思。我明白,我触动了那个能够使
将军滔滔不绝下去的兴奋点。
首长确实忙,还要进餐,我致谢,起身告辞。
林副司令拉着我的手,话犹未尽:几十年前东南沿海的空中斗争,不
是什么了不起的大仗,但经验非常丰富。现在打高科技,情况有变化,但基
本规律不会变,空军作为现代化军种,没有高素质的人,就没有最后的胜利。
我有一个心愿,将来离休了,把那段经验好好总结一下,留给后人。。我也
有一个心愿:将军,你要是年轻二十岁,多好!中国的天空需要你。。(注:
本文发稿时,林虎中将已经退出现役。)8
举国上下若癫如痴向2000 年奥运会主办权百米冲刺期间,首都某大报
举办体育知识有奖问答,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大学生、高中生知道五十年代中
国破女子世界跳高纪录的是郑风荣,破男子轻量级举重世界纪录的是陈镜
开,获第一个世界冠军的项目为乒乓球男子单打,得主容国团。恕我戏言之,
若增加一问:同时期非体育领域,也曾经有过一个同等辉煌相当著名的“三
比○”,是何项目?为谁创造?百分之百,无人能够应答。
当“为国争光”的聚焦灯再不肯切换角度就那么顽固执拗地照耀着世
界体育竞技场的时候,当一枚金牌的含金量已达几十上百万而一枚英模奖章
的价值仅与铸造物本身等同的时候,当各式各样刺目耀眼的“星星”占领了
荧屏版面封皮广告并将“非星类”扫地出门发配犄角旮旯的时候,我为中国
还有爱国主义的热情感到兴奋,亦为“爱国主义”的进化感到困惑。
所以,不知“三比○”、更勿论什么“赵德安”,请千万莫要大惊小怪。
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包括在空军领率机关无数次碰壁答复“不知道”
之后,我终于在广州某干休所的门球场上找到了本节主人公——赵德安。
老人身材魁伟,红光满面,一身“李宁”运动服,一双“耐克”运动
鞋,脖子上挂着两样物件:口哨,秒表。挥锤击球,一丝不苟;举手投足,
状如青年。初看,以为是中学体育教师或资深体育教练。
在运动场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