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先锋”居然把他早年发表的诗作翻了出来,作为“罪状”
送到周恩来案头。周恩来笑道:当年能写这样的诗,是很革命,很前进的哟。
投身于革命的洪流,才知道,个人的一切从此只能服从历史的要求。
很可惜,文坛上,一个还未闪光的诗人流星般消失了。又值得欣慰,武坛上,
因此而增加了一位才华横溢的年轻将领。
从缴获26 枝步枪的“霍童暴动”起家,在与党中央完全失去联系,甚
至根本不知道中央红军已经长征的境况下,叶飞率部投入了其艰难困苦并不
逊于二万五千里长征的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身边的战友一个个倒下去。叶飞
也倒了下去,一发子弹从他的右面颊射入左面颊钻出,然而他却神奇般喝退
死神重新站立起来,并把一支更加坚强、壮大了的队伍从闽东拉上了抗日烽
火第一线。
十年鏖战转瞬即逝,胜利之师今非昔比,34 岁的兵团司令渡大江,陷
淞沪,来不及抖落一身的征尘,又即刻率领十兵团挺进福建。马不停蹄,抢
关夺隘,福州、惠安、泉州、漳州,将阳光和鲜花一路铺到了厦门,铺到了
时时刻刻魂牵梦绕的故土家园。走时一个团,归来十万军,叶飞站在当年走
上红色之路的出发地,无限感叹,异样激动。。然而,想不到,万万没有想
到,叶飞在打下坚固难打的厦门、全身心投入繁忙的城市接管之后,传来了
绝对难以置信的金门失利:登岛部队三个加强团,9086 人,大部战死,少
数被俘,成为内战爆发以来,我军最惨重的一次败仗。
金门岛上最后一片稀疏的枪声归于沉寂,共和国的第一面五星红旗正
在天安门广场高高飘扬。举国狂欢、沸腾之时,叶飞独倚窗前,仰视云天,
泪洒襟衫,遥祭忠烈。。叶飞发电请求处分:我的轻敌,是金门失利最根本
的原因。
毛泽东说:金门失利,不是处分的问题,而是接受教训的问题。又说:
先打定海、再打金门的方针应加确定,待定海攻克后拨船拨兵去福建打金门。
痛苦、悔恨、自责都无用,叶飞按毛泽东的要求秣马厉兵筹船操练,
他坚信,不用多久,他定能把红旗插上金门最高峰北太武山,用胜利的捷报
告慰九千袍泽在天之灵。无奈,朝鲜战争于突然问爆发,美军介入台湾海峡,
攻金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