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马祖后金门,或金马同时并举,三种可能何者为大,以便及早确定“国军”
的应对之策。
打开福建省地图,沿着自东北而西南长长的半月形海岸线,马祖列岛
临上,监视封锁着福州入海要道闽江口;金门居下,乃打进厦门腰椎的一根
楔子。两岛直线距离约200 公里,在台湾的战略棋盘上,如同两个“过河卒”,
举足轻重,事关宏旨。大陆方面如欲越海攻台,无论如何避不开由此二岛所
设构的险关羁绊。而台湾如大举反攻,则二岛又是绝佳的天然跳板。金门、
马祖确像台湾开到大陆鼻尖底下的两辆战车,攻有利器,守有铁甲,亦矛亦
盾,可退可进。故蒋介石自在台湾定居始,便无数次告诫部下:我宁可不要
海南、舟山、大陈,也不能丢掉金、马,无金马则无台澎,有台澎则有大陆。
多年来,在台湾已形成了一种共识定见,解放军不动则已,动则先用
兵于马祖后肇事于金门的概率为大。因马祖正蹲守于福州当面,相距仅30
余公里,直接威胁福州党、政、军首脑机关,对中共无异芒刺在背骨鲠塞喉。
且马祖岛小——34 平方公里,兵少——一个师万余人,水深——有利大型
舰船游弋依靠,站在大陆角度看,不仅先吃马祖的诱惑和把握较大,也符合
共军先打弱后打强的一贯战法。金门距大陆太近是守方地理上的不利因素,
但毕竟屯甲10 万,加上三百余门重炮和多年营造世界军史上也堪称最坚固
的防御体系,共军来攻,将付出难以忍受的牺牲和代价。
金门愈是强固,马祖便愈显得薄弱,近年来,台湾海军将其北巡支队
重叠配置于马祖海域,并陆续将机动舰只北调,已有三分之二海军游弋马祖,
以加强马祖的防范。
特别是进入8 月以来,台湾海峡战云密布,双方机舰相互对峙,追逐
缠斗,几乎无日无之。累积分析,接战区域,十之八九,都在马祖一带,最
多时,马祖岛上尖厉的空袭警报一日响起十数次,金门方面却相对静寂。这
是否即是共军将先于马祖方面动作的征兆?
参谋本部情报次长向蒋“总统”报告研判结论,认为:虽不能排除共
军在金门冒险的可能性,但共军近期最有可能攻击的是马祖。其理由如下:
1、共军在马祖地区占有数量优势,金门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