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的战斗效益。毛泽东
非常欣慰地要彭德怀转告前线炮兵部队:“打得很好”。
胡琏的“没想到”中包含了太多的误算,但翠谷终未成为他的葬身之
地,则不能不让人相信,冥冥中真有什么神灵在佑护着他,他确是沙场上的
“幸运儿”。
2
的地位看,金门、马祖是第一线军事战略要地。尤以金门驻军最多,
距离中国大陆最近,地理位置最为险要,诚为台湾之“边防”重镇。金门若
有疏失,台湾必然震动。故担当守备金门大任者,蒋介石曾私下里立了三个
必要条件:第一,必须是黄埔嫡系出身的;第二,必须是对领袖忠贞不贰的;
第三,必须是骁勇善战、立有战功的。
若有一条不具备,不论多么优秀的将领,都难获青睐。其中尤以第二
条“对领袖忠贞不贰”更是绝不可少。据说,非黄埔系的孙立人担任陆军总
司令时,曾说过“管他什么黄埔、绿埔,只要能打仗就是好埔”,并推荐了
一位非黄埔出身但每年考核均列第一的将领出任金防部司令,名字报上去,
就没有了下文。
用蒋介石的细密的政治筛子筛选金防部司令,第一人中选非胡琏莫属。
※※※※※胡琏,字伯玉,陕西华县人,十八岁因家贫而入黄埔军校
四期班。
胡琏在国民党军十八军从少尉排长干起,历经北伐、中原会战、江西
剿共、抗战诸役,因战功显赫而不断耀升直至十八军中将军长。三十七岁己
名列国民党军一流将领之序。
日寇投降,内战爆发,十八军改为整编十一师,与新一军、新六军、
第五军、整七十四师,并称国民党军五大主力。胡琏率全部美械之三万余众,
并骡马七千,汽车坦克大炮各数百,在中原、华东两大战场,成为刘伯承二
野、陈毅三野各部的顽强劲敌。
遍览台湾近年之军史著述,不光竭力贬低刘伯承、陈毅、粟裕等大陆
将领,而且将张灵甫、李仙洲、邱清泉、黄百韬,黄维等国民党败军之将也
说得愚蠢之至粪土一般,唯胡琏超智超勇鹤立鸡群乃千古难觅之良将,似乎
蒋公介石如早早委此君以大任,则定能扭转乾坤、挽狂澜于既倒。
平心而论,胡琏在战场上的表现确比其同僚们略高一筹,他有张灵甫
的“悍”,但无张灵甫的“骄”;其“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