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年艾森豪威尔访
台,称为美台关系史上的“蜜月”期。
“蜜月”的第一层含义:感情甚笃。
台湾政界一位老人回忆道:那个“蜜月”可是泡在咖啡壶里的,甜嘛
甜得要命,苦又苦得要死。
还有人说,美国对蒋的感情始终是又怜又恼,蒋对美国的感情则始终
是又爱又恨。“爱、怜、恼、恨”成了一部美蒋恋之曲的主旋。大概只有蒋
介石本人才能说清楚这种苦甜相加的“蜜月”到底是何样滋味。
他同美国的第一次“蜜月”是在四十年代的上、中期。那时,他依然
是脚踏半壁河山手握几百万军队的“君主”,这使得正在南洋同日军苦斗的
美国人不能不对他大献殷勤。“盟军中国战区司令长官”的桂冠,源源而来
的美援美械,夫人以她那高雅的气质及雄辩口才在美国掀起的“宋美龄旋
风”,都向世界显示着他同美国“热恋”的坚不可摧性。也有一些小的磨擦
龃龉,但最后总是美国人让步,例如,他同盟军参谋长史迪威的著名争执,
最后还不是那个野心很大同情共党的“刺儿头”将军灰溜溜返回国去?最后,
他同罗斯福、邱吉尔、斯大林一同出现在开罗,签署包括把台湾归还中国条
文在内的“开罗宣言”,那是他毕生事业最辉煌的顶峰,他以“四巨头”国
际重量级领袖人物的身份向罗斯福伸出了热情友好不卑不亢的手。
再后来,他才真正搞懂,美国的“爱情”是同他的实力与价值的大小
成正比的。
只有当他拥有对毛泽东的绝对军事优势时,美援才滚滚而来;到了败
局已定翻盘无期的时刻,美援便也戛然枯竭。夫人再次访美遭到空前冷遇,
司徒雷登大使拒随政府从南京迁都广州,美国国务院一本厚厚的《白皮书》,
将他治下的中国描绘得无比黑暗、腐败、无能、不可救药,为美国政府“丢
失中国”进行开脱。他离开大陆刚刚踏上台湾的土地,杜鲁门又迫不及待发
表声明:“中国发生的事件是一场真正的革命,蒋并不是为军事优势所击败,
而是为中国人所抛弃。美国目前无意在台湾获得特别权力,或建立军事基地,
不拟使用武力干预中国现在的局势。”种种背叛行径令人胆虚齿冷。此刻他
方知道,抛弃他的不光是中国人民,还有盟邦美国。
无意中,在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