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感、使命感、责任感、光荣感、意志力、复仇心态、报恩心态、传统道
德力量、社会教育作用、扶危助弱抱打不平观念等等诸多精神因素的总汇和
爆发。其表现或是一个理性的思维过程,更多的则是无思维的激情释放。这
种精神居于主宰目标高于一切乃至宁愿牺牲其物质载体自身的现象,有可能
在每个人身上发生,又绝不可能在所有人身上发生。
运用上述观点看待炮战中涌现的众多“英雄”人物,便会对他们的行
为有更深刻的理解。他们在成为“英难”之前或之后都不是什么“神人”,
和你我一样,凡胎肉体而已,但他们于战争的某一时刻经历了严峻的生死考
验所达到的人格和精神高度,又确实是你我可能永远也难以达到的。正因为
如此,他们值得所有追求“美好境界”的人士崇拜和尊敬。
※※※※※
不怕死故事之一命令:急速射。
火炮以最快的速度把一发发炮弹投射出去。金门岛烟尘四起,爆炸声
响彻云霄。
炮身打得通红,火药气体弥漫了整个阵地。一炮手张伟判汗流陕背,
嘴唇干裂,震聋的耳朵淌着血,血流到脖子上。瞅个机会他甩了鞋,扔了裤
子背心,一头扎进水桶里,咕咚咕咚喝几口,撩一把水,拍拍脑门拍拍脸,
然后,盯着班长的手势、紧握着发射杆往下一压、轰然又一声巨响,第128
发炮弹出膛。
第129 发刚刚装填,指挥员下达了“暂停”的口令。装填手被炮震得
耳聋头昏,误将口令听成了“退弹”,稀里糊涂违规去开炮闩。于是哐一声,
炮弹掉在地上,弹头正碰在退弹坑前沿。
全班被这突然的情况惊呆了,不知所措愣在那里。
因为这是一发“瞬发引信”炮弹,受到撞击,意味着可能会于几秒钟、
十几秒钟、几十秒钟后爆炸,战斗集体未被敌炮摧毁,却将被自己的炮弹报
销,岂不悲乎!
全班人本能地齐刷刷卧倒,尽量让全身紧贴地面,等待命运之神的判
决。只有张伟判一个箭步上前,抱起炮弹向阵地外面飞奔。此刻,他怀抱着
的无异于一枚不知何时便会开花的定时炸弹,他随时都可能被炸弹大卸一万
八千块,切削为泥化为乌有。但是,他的脚步没有停,一口气跑出去30 米。
放下炮弹,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