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只能择而录之。
手手指已畸形/疤痕铜钱厚/伤残恰似履历表/刻着往昔岁月稠
/。。中东形势紧/向蒋来宣战/为救大炮冲火海/烧得全身鬼见愁/发眉
连根拔/右耳被烧皱/手如鸡爪皮烧焦/根根筋骨外面露/。。/党和人民
恩如山/永远一生跟党走/身体残,革命意志不能丢/手畸形,贪图享受不
应有/。。这双手,寄托着党的希望/继续革命不回头/这双手,负担着烈
士委托/永做人民老黄牛/。。唉,这个初衷不改痴心依旧的胡德安哪!
6
大文豪雨果说:“人类追求美好境界的本能和倾向,令他经受了种种严
厉考验,而向着更成熟更文明迈进。”我以为,人生所经历的种种严厉考验
中,唯“生死”为大。自古而今,为了“美好境界”死亦无憾的人被人们视
为“英雄”,倍受崇敬而历代传颂。
我们这一代人从小便受到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的“英雄教育”,“英
雄”惊世骇俗惊天动地的壮举曾不止一次刺激得我热血沸腾感动得我涕泪滂
沱。我常常鼓励自己:为了祖国为了人民关键时刻要像“英雄”那般慷慨壮
烈名垂青史。我又常常萌生怪想:真有一个黑洞洞的枪口对住你,要你在三
分钟之内在“交出革命秘密”和“交出宝贵性命”之间做出抉择,你真能做
到面不改色心不跳不拉稀不尿裤子嘛?正因为我并没有十分的把握说“能”,
所以才愈发地觉得“英雄”真是不可思议高不可攀,对“英雄”愈发地高山
仰止五体投地。
我听过千百个“英雄”故事,但我见过的够格能称得上“英雄”的只
有一个——胡德安。好不容易逮到一个活“英雄”真“英雄”,我肯定会问
那个许多人都会问的傻瓜问题:哎,老胡,您在生死紧要关头想到了什么,
比如党祖国人民共产主义毛主席黄继光或父母教育老师教导首长教诲什么
的?胡德安说:啥也没想不可能想没时间想只是认为该那么做就那么做了,
人要是把什么都想明白了也就什么也做不成啦。我仍不满足还要打破砂锅问
到底:老胡,您已经知道了结局,如果再碰到同样的情况,您会怎样?胡德
安说:不晓得,更不敢吹牛,到时候再说吧。
因此,我非常赞成心理学家所分析的:英难行为是良知、理想、信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