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
不行,有点就行,钱堆成山,到头来还不一样两腿一蹬,两手空空。他又说:
我现在还不如老伴孩子们挣得多,但我的饭碗是个铁的,摔不破,他们的饭
碗是瓷的,怕摔。
我冒昧问:您就没有想过也找个发财的门道?
他说:我这人发不了财的,因为胆子小。如果我还在浯屿,政府没叫
分船,我不敢分;政府没说可以开到澎湖,我也不敢叫大伙往澎湖开船;政
府没说可以把鱼卖给日本人台湾人香港人,我哪里就敢开这个口。至于搞船
走私货,我就更没这个胆了。到了县里工作,也知道有人跑到下边要吃喝要
东西,我没干过,没胆量于哟。
这年头都说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我的胆子小,但还不至于饿死
吧,知足者常乐。
胆大的和胆小的同一个郭包站在我的面前,我却丝毫没有感到奇怪,
从那个时代过来的老人都是这样的,我完全能够理解。小小的遗憾是,我非
常想在厦门这片海域找到一个当年对敌斗争是英雄今天发家致富是大款的典
型,可惜一个也未寻着,我的一厢情愿在浯屿又一次落了空。
※※※※※
红透的落日和鱼贯归来的船队绘出一幅极美的渔舟唱晚图,繁忙的码
头播传着丰收的喜悦和喧嚣。一位二十出头的年轻后生,赤裸着被烈日曝晒
成古铜色的脊背,吆喝指挥船工从他的船舱抬下一筐筐鲜肥的收获。
郭包老人眯起眼睛满意地憨笑,说,当年,我也是这般生龙活虎地年
轻哩。
是啊,岁月流逝,浯屿依然年轻,无论战时还是和平,它的脚步从未
停歇,一直朝气蓬勃走在时代潮的前头呢。
老人走过去,和那后生表情丰富地交谈着什么。
我想起了“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老话。在浯屿吟这
诗句,兴奋里,似也掺入了些许的惆怅。
7
当年和现在好像都没有人能够说清楚,为什么整个前线14 岁以下的少
年儿童全部后撤,单单何厝村第四中心小学漏网了12 个6 年级学生,这一
群半大小子和丫头片子的名字是:何明全,黄水发,黄佳汝,何大年,何亚
猪,郭胜源,何阿美,黄友春,黄网友,杨火旺,何锦治,林淑月。
何厝的地理位置特殊,炮口向左,可以打到大金门,炮口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