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舰上空袭警报大作,高射炮弹上膛,炮管高指,来回旋转。蒋经国站
在指挥台上瞭望远空,并末发现米格机。3 分钟后警报方得解除。登陆,小
舟行至离海岸300 公尺时,又遭大陆猛烈炮击,落弹无数。
第三次,座机于拂晓飞降金门机场,马达轰鸣招引来了炮弹,跑道两
侧,爆烟簇起,心里着实捏一把汗,幸未被击中。及至离金时,又有炮弹“礼
送”。
心情是复杂矛盾的。虽然挨炮的滋味不好过,却又窃盼共军的炮来。
危险,对他蒋经国而言犹如一笔数额不菲的赌注,如果被击中,当然只能认
命,一了百了;如果安然无恙,在政治上便可获得一笔丰厚的回报。
老子已经事事处处摆明了将传位给儿子的意图。他很清楚,他最大的
政治资本是拥有一个威权盖世的亲爹,除此,他的其他方面都很不够,尤其
缺乏征伐的经历和显赫的战功。在一个依赖军队生存维持的政权架构中,统
帅人物缺少戎马生涯乃是最大的先天不足,对于他顺利承继大统十分不利。
父亲已经给予他许多机会,让他懂得应如何执掌国民党的党政军这部
大机器,并且了解在操作过程中的一些诀窍和技巧。他也早已利用现在的职
位,有意识地多去接近军队,努力和高级将领们建立和联络感情。但他似乎
很难摆脱经历中缺项的自卑感,那套佩戴有上将肩章的军服他是从来不穿
的,以小心翼翼地避免刺激那些功劳比他大而军阶却比他低的将领,免得加
重某些人对他的嫉妒和恶感。故而,他很需要这场炮战,很需要深入到炮战
中去,挨一顿炮弹,将在他的资历中加分,同甘共苦同生共死的经历也将把
他同军队同军人的情感拉近许多。
他必须明知山有虎,偏向山中行!
※※※※※
不避炮火,担着风险一趟趟跑金门,还有另外一个层面上的考虑,那
就是:确保将领的忠诚,提升官兵的士气。
与幅员广大的大陆相比,台湾已然渺小,金门更是弹丸。台湾小,尚
有海峡天堑的庇佑,金门非但小,而且含在大陆的钳夹之中。以地理论攻防,
大陆攻台不易,攻金门则易如探囊取物;台湾守台难,守金门则为难上加难。
金门戍卒10 万,占台湾总兵力的二成,一旦崩溃陷落,将使台湾人心、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