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年7 月至1958 年11 月,胡琏两度
以“金防部司令官”职统领金门党、政、军务。两任的施政方针为“精兵、
简政、厚生、宏教”,着眼于把金门建成反攻大陆的前进基地和跳板。他曾
精心筹划以二十万大军攻下四面皆山的漳(州)、泉(州)盆地,巩固年余,
再一举出击拿下整个福建,威胁赣、浙,完成二次北伐中原的准备。基于此,
他在金门除建设营房、兴建医院、整理港湾、开辟交通、积极训练和装备部
队之外,为了充实精神、振奋士气,还安葬了阵亡将士,并且建造了英雄馆
式的莒光楼、竖立起无名英雄像,以“毋忘在莒”的训示为中心,“把金门
同时也塑造成一座精神堡垒”。
胡琏以物质建筑的方式“宏教”,给金门留下了多处将“传统精神”和
“现实意志”合二而一的“革命圣迹”:其一,“毋忘在莒”勒石1951 年,
蒋“总统”莅临金门巡视。胡琏面奏:金门人咸望元首有垂诸久远的手泽,
赐训军民,为万世法。“总统”遂挥毫书就“毋忘在莒”四个大字。胡涟征
雇能工巧匠,亲自勘察,将放大径丈的四字刻于北太武山顶中央最高处,数
里外就可看见,成为最显著的金门胜景。人们每一登临,即觉雄山巍峨,群
峰屏峙,一石擎天,壁立千仞。面对南海,碧波浩渺,俯视狂涛,怒潮澎湃。
远眺大陆,云山苍茫,近嫩全岛,景物历历。真个气象万千,引发无穷的遐
思与惆怅。
越明年,“总统”登山巅石刻处流连,他问胡琏:你懂风水吗?此峰此
石,确属佳美!流露出对胡琏此举的欣赏之意。
其二,莒光楼此楼完工于1953 年,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