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下去了却一网不捞鱼,二网不捞鱼,三网捞了小尾巴鱼。
收获不丰,恐怨不得渔网,应从捞鱼术方面查找一番原委才是。
击落敌机者为王自重。他孤牛斗群狼,如何把两架携带“响尾蛇”的
敌机打落尘埃的,作战细节已无从考据。我大海捞针,从一份原始档案中获
悉,战后,敌地指曾长时间呼叫十一大队的129 号、363 号和355 号F-86,129、363 终于返回,而355 则始终没有回去。355 算一架,另一架呢?我尚
未找到当年判定为“击落”的依据。因此,我坦承,关于王自重究竟击落1
还是击落2 的问题,我的脑子里仍存有若干个“?”。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个
性使然,我期待着参战当事者们权威性的说明,更期待着台湾档案解秘公布
的那一天。
台湾方面的仗则“理想”得一场糊涂。台湾空军总部很快发表空战公
告:“我空军机群24 日上午在台湾海峡执行巡逻任务时一度遭遇匪米格十七
型机多批拦截攻击。参加此一巡逻任务的我空军飞机共三十二架,实际参加
作战的仅十多架,而拦截攻击我机的共匪米格十七型机则有百余架之多。匪
以绝对优势兵力使用围攻战术,诱迫我机至大陆决战。经我空军健儿奋勇作
战,终于在众寡悬殊的情势之下,重创来犯匪机,建下辉煌战果。”“在三度
空战中,我机共击落匪米格十七型机十架,另可能击落两架,可能击伤三架,
我机无损失,于达成任务后均安返基地。”“公告”还披露了李叔元中校等十
数位飞行员像捏臭虫踩蚂蚁一样聚歼大陆空军的“精彩情节”。
有“响尾蛇”给撑腰,台湾口大气粗得一张嘴就能喷出一头?